11月13日报道 商务部日前在海口举行的今冬明春蔬菜产销衔接工作会议上通报,11月上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大蒜、生姜批发价格同比上涨9成左右。
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司长王炳南介绍,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农产品炒作现象导致生姜、大蒜等价格上涨。2009年下半年以来,大蒜、生姜等“一季生产、全年消费”的耐储存农产品遭到炒作,被人为推高价格。据商务部价格监测数据显示,11月上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大蒜、生姜批发价格同比分别上涨95.8%和89.5%。
相关新闻 全国物价持续上涨 多地推出政策发放物价补贴 新华网
核心提示:10月CPI上涨4.4%创年内新高,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1%。应对物价上涨各地推出困难补贴机制。其中江苏省把“年”改为“季度”。只要CPI涨幅连续3个月超过3%,就会按低保标准的25%发放物价补贴。另外浙江、海南等地也出台相应政策。
新华网北京11月13日电 “买一扇排骨花了40多元,比上半年明显贵了。”家住北京市西城区椿树园小区的张大爷告诉记者,早上经常去买的阳
光早餐最近也提价了,烧饼夹鸡蛋由以前的1.5元涨到现在的2元。
不仅是猪肉价格,菜价、粮食和食用油等食品的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数据,10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4%,涨幅比9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创下25个月来新高。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1%。
在北京市惜薪司菜市场,退休职工梁阿姨告诉记者,现在10元钱只能买到2个苹果,一天吃一个苹果,一个月仅苹果这项开支就达150元,更不用包括其他水果蔬菜开支。“过日子可能更要精打细算,比如我会晚上超市快关门时去购物,很多东西都会降价促销”。
据悉,10月份,北京市CPI同比上涨3.4%,涨幅比9月份提高0.8个百分点。北京市统计部门日前还首次公布了低收入层CPI。
10月,北京低收入层CPI上涨5.6%,涨幅比9月高1.7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市CPI涨幅2.2个百分点。从环比看,10月低收入层CPI上涨1.9%,高于全市整体水平0.8个百分点。
尤其对中低收入阶层而言,以食品价格为代表的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则会直接增加生活成本。有专家建议,“涨”声之中为了确保低收入群体不受“伤”,应建立物价上涨与困难补贴联动制度。
据了解,江苏省2005年开始实行物价补贴制度,以前按“年”启动。为让老百姓更及时地拿到补贴,江苏省把“年”改为“季度”。只要CPI涨幅连续3个月超过3%,就会按低保标准的25%发放物价补贴。
日前,浙江省杭州市区面向低收入群体的三季度物价补助已全部发放到位,21732名困难群众领到物价补贴407.18万元。
2008年7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物价补贴的“两个联动机制”,即低收入群体临时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和企业退休人员价格浮动补贴办法。这两个补贴机制将价格总水平涨幅与物价补贴相联动,使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幅赶上了CPI的涨幅。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日前接受中国政府网访谈时表示,近期大部分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建议对低收入群体予以适当的补贴。包括城乡低收入群体、在校家庭贫困学生,通过财政的渠道进行适当的补贴,使他们生活不因为物价上涨而降低。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还没有严重到马上采取直接补贴的时候。如果今后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持续上涨,可以考虑给特困家庭和居民发放物价补贴。”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说。
据了解,为应对此番物价上涨,国家有关部门已经陆续开始行动,采取措施。专家指出,调控物价在加大生产、保障供应、加强监管的同时,还应从调控货币入手,从根本上解决物价上涨过快问题。
苏海南表示,目前,政府应该及时调配基本生活必需品,保证市场的充足供应,平抑物价。今年各地普遍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政府应监督这些标准的贯彻和落实。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晋斌说:“希望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针对低收入群体的社保、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投入和保障,同时进一步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才是治本之策。毕竟,合理的收入水平和完善的社保体系,才能增强居民抵抗通胀风险能力。”
菜比肉贵愁煞百姓 一元以下蔬菜市场难觅 潍坊传媒网
潍坊传媒网讯(记者:孙瑞荣)“菜都比肉贵了,以后菜都吃不起了”,9日晚,记者在市区一家大型超市注意到特价蔬菜旁人头攒动。与往年对比,潍坊的菜价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年年见涨
菜比肉贵 两棵葱+三头蒜=吃不起?
记者在市区超市看到,目前虽然蔬菜的种类繁多,但价格却高居不下。像油菜、春白菜、青蒜苗的价格每公斤都在6元以上,茄子、南瓜、黄瓜的价格也在每公斤5元左右。面对日益增高的菜价,市民叫苦不迭。“现在还想买一元以下的蔬菜?不可能了。你看,金针菇都12块钱了,以前论斤买,现在得论两了”。前来买菜的王阿姨抱怨道。
大葱2.5元/斤、生姜7.5元/斤、大蒜8.5元/斤,也让潍坊市民体验到“蒜你狠”、“姜你军”、“葱你来”的巨大杀伤力。气温的下降也抬高了蔬菜的价格,进而直接冲击着百姓的菜篮子。面对来势汹汹的菜价,让潍坊老百姓直叹“吃不消”。
记者了解到,目前五花和前肘的价格均为9.38元/斤,而鸡蛋的价格也在每斤4.3元,虽然蛋肉的价格有于之前有上涨的趋势,但面对菜价近乎赶上肉价这么个现状,也让市民在采购时也有所顾虑。
菜价上涨冲击餐饮业 是涨价,还是要缩水?
冬季是火锅生意最好的季节,面对冬季菜价持续走高,不仅让火锅店老板“上火”,也让市民感到有苦言难。记者采访中发现市火锅店青菜都比之前有所涨价。爱吃麻辣烫的小李也告诉记者,说在小吃店已经很久没吃到金针菇了,其它的菜的分量却缩水明显。记者在采访中一小吃店老板告诉记者,现在的菜一天一个价,现在市场上还都一个价,也不敢涨,怕食客不买账,在涨价的情况下,如果再不减少各种青菜的分量,那小店就很难维持下去了。
在各大小饮食店,记者也发现不少的商家都修改了菜价单,原本5至6元的炒青菜,目前也都涨到了八九元。水涨船高,市民越来越感觉到吃不起。
菜价上涨,百姓勒紧裤带子过日子
以前买包子,现在自己包饺子吃;也尽量不到外面吃了,菜价再涨也比在外面吃划算,这样不仅实惠,还能增进感情。
菜价高,物价渐涨,让不少老百姓也开始精打细算过日子,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应对,尽量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农产品:涨声之中需冷静看待 解放日报
探究农产品[22.16 -7.47%]价格上涨的原因,有着多层面、多角度的解释和分析,有些因素可以控制,有些听来有些无奈。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品种价格上涨背后,以及一些品种的价格稳定、下跌都有着特殊和偶然因素;而主管部门和一级批发市场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力求让市场信息更为公开,尽量打消各环节的涨价心理预期。
部分品种上涨有偶然原因
记者发现,一些品种涨价有其自身的特殊原因和偶然因素。相关部门和行业若能仔细研究这些特殊原因,并着手改善产业发展的基础和环境状况,也许能对稳定物价起到积极作用。
今年的养殖虾价大幅上涨,就主要由于异常天气和自身的种苗退化问题。今年3月初,气温就开始上升,甚至出现了20℃以上的天气,河虾纷纷进入脱壳生长期,紧接着又是“倒春寒”,很多河虾经受不住突袭的冷空气,大面积减产。产量减少,导致了市场价格走高。全国气候异常再加上种源退化等因素,还导致了罗氏沼虾“苗荒”,实际育苗数比去年少了一半以上,这使得各地罗氏沼虾养殖面积大幅减少。比如江苏高邮地区,称得上是长三角最大的罗氏沼虾养殖基地,但由于买不到好的虾苗,今年养殖面积萎缩了一半,养殖户纷纷改养其他水产品种。南美白对虾的情形,也十分类似。
苹果价格走高,也是行业内的种种因素合力推就。有人说,全国苹果减产导致了价格上涨,其实不然,根据权威数据,国内苹果的总产量基本与去年持平。除了跟风涨和生产成本的助推,还由于加工业的原料需求趋旺。金融危机回暖之后,国际上对于苹果浓缩汁的需求大涨,国内果汁加工业蓬勃兴起。目前,国内苹果浓缩汁一年加工量达100万吨,这就需要700万吨苹果来作原料,于是众多加工企业纷纷大规模采购苹果,苹果销售形势大好。
昨天,申城鸡蛋批发价仍在每500克4.35元,前天则是4.36元,而去年最低价格则是每500克2.93元。今年的高价,一方面是由于生产成本大涨,仅玉米饲料的价格就由去年每吨1700多元涨到了眼下的2200元。另一方面,则是国内小型蛋鸡场大批倒闭,导致了供货量严重不足。去年6月底,蛋价最低跌到每500克2.93元,跌破了成本价,养鸡户开始亏本,之后3个月一直难以盈利,到9月价格上来一点,能够保本,去年10月到今年5月,成本涨不停,但蛋价还是低位运行,大批养鸡场连续亏了半年多,终于吃不消了,纷纷倒闭。今年6月,蛋价开始上涨,养殖业才又慢慢复苏,但需要半年左右时间。
一片涨价声中,还有没有“不涨价的”?答案是有。原来一直“高高在上”的大闸蟹,今年成了市场价格逆行的代表者。分析其中原因,一来受今年异常气候影响,大闸蟹在产量和品质上都是“小年”,风味不如往年;二来,各地大闸蟹越来越多地进入上海,而且优质蟹、品牌蟹的选择越来越多,专卖店也越开越多,形成良性竞争,一些经销商今年明显感受到销量和价格下来了。同样,尽管苹果涨得凶,部分品种水果依然保持较稳定的价格。比如香蕉,价格依然维持在每500克1.8元到2元,十分实惠。而长兴岛的柑橘,市场零售价也在每500克1元—1.5元,与往年差不多。
供应量相对稳定
上海人吃的绝大部分蔬菜,是来自外省市的“客菜”。而客菜中的90%,需经过上海江桥蔬菜批发市场进沪。对于江桥市场来说,他们力求通过充足的供应量来保证 “价格稳定”。该市场昨天提供的最新信息显示,这几天各地蔬菜到货量平均在4800吨,比去年同期还多了100吨—200吨,平均批发价仅比去年略涨,许多品种基本不涨。
为了保证这样的“量”,江桥市场领导层和采购小组今年以来四处联系供应基地,到目前为止,上海蔬菜集团旗下的江桥等大型批发市场已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00个紧密型、半紧密型、信息平台三种基地,对接170多个蔬菜品种,在平时可以保证供应量,而每当节日来临或灾害性气候发生之时,则会立即启动预案,与基地直接联系,主要供应品种提前安排、提前储存,以保证市场供应不出现过大的波动。
上海郊区承担起了绿叶菜的主要供应任务,而绿叶菜在关键时候往往更容易出现价格波动。因此,市农委在今年三秋工作现场会上重点研究了蔬菜问题,采取多重举措和创新机制来保障市场供应和稳定。
据市农委昨天提供的最新数据,目前沪郊在田蔬菜面积48.8万亩,其中绿叶菜15.3万亩,同比基本持平。上周地产蔬菜日均供应绿叶菜超4000吨。据11月8日定点田头交易监测,青菜每千克田头交易价0.8元,与上周基本持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市还创新推出“蔬菜最低保有量制度”,要求各区县蔬菜种植面积,不得低于市政府确定的蔬菜最低保有量面积;在保证面积的同时,适当增加绿叶菜种植面积,绿叶菜种植面积不得少于蔬菜面积的1/3。同时,本市还在研究支持绿叶菜生产扶持政策。市与区县政府将在淡季出台一些临时性的政策,鼓励支持绿叶菜生产;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减轻劳动强度;支持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确保绿叶菜质量安全;提高市场调控能力,建立一些区域性的保温库,增强收贮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生产环节和一级批发环节采取的这些举措市民还不太了解。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他们正采取一定措施,将供应量充足和一级批发价格相对稳定的信息在更大范围内做到透明公开,打消各环节对于物价上涨的心理预期。
市民问价——
谁领涨了我的菜篮子?
自今年3月份以来,本市食品价格月度同比涨幅已经连续7个月超过5%,前三季度累计上涨6.74%,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所统计的八大类价格中遥遥领涨。食品类价格在目前我国的CPI计算中权重较高,可以说它是拉动CPI上扬的重要因素。
本报讯 (实习生 朱思文 记者 杨群)“现在跑菜市场,总担心钱带少了……”到菜场超市跑跑,围绕买菜钱的议论,总是不绝于耳。记者昨天专程前往本市大型农产品销售市场了解情况。
都说菜价涨得最猛,在上海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曹安市场,记者询问多个蔬菜摊主,得到的回答是:“这几天菜价基本没怎么变,和上周差不多,但一直顶在高价位,降不下来。”据了解,近期部分菜价小幅下降,但基本维持在较高价位。一位摊主说,小青菜现在每千克2元,最近没啥大涨,比上月出现过的“极端值”稍微降了些。
刀豆是涨得比较多的品种之一,由于天气渐冷、供应量减少,从上周的每千克5元涨到了现在的8元。不少市民看了看价格,还是决定改吃其他菜。刚上市的冬笋每千克14元,相比去年基本持平。摊主介绍:“今年虽说是产量大年,但价格没有降低,等天气再冷一些。价钱可能还会往上走。 ”
相比价格高位震荡的鲜菜类,肉价则是不断攀升。尤其是“指标股”猪肉,近期价格始终迈着微涨的“小碎步”。 “我们这儿的肉价一天一变,基本上天天涨,”一个猪肉铺老板以热销品种小排举例,“今天每公斤卖21元,昨天20块不到,要看每天进货的价格。 ”
不过,海产品出现了“缩量上涨”。同样大小的带鱼,去年每千克130元,今年涨到了每千克170元,涨幅近三成,供应量紧俏。上海人爱吃的鲳鱼甚至难觅踪影,即使有货也只有半个巴掌大的“小个子”,难免物以稀为贵。摊主介绍,据说是今年鲳鱼捕捞量严重缩水,产量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
作为今年菜市中率先上涨的品种,大蒜、生姜等“佐料菜”的价格持续保持高位,市民口味“被清淡”。一位阿姨自我解嘲道:“大蒜一公斤卖18元,生姜一公斤12元。为了省些菜钱,家里烧菜只好清淡点,就当吃健康菜吧。 ”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