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植物奶油 宁波也普遍使用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1/11/2010 08:39:14   来源:网易

  日前,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了《“氢化油”,或酿食物史上最大灾难》,节目中提到氢化油可导致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等疾病的高发,有专家表示,这种油在中国普遍使用,危害堪比杀虫剂。

  节目中提到,氢化油也被叫做“植物奶油”“植物黄油”“植脂末”,在奶油蛋糕、饼干、奶茶、冰淇淋等食品中广泛使用。记者调查发现,宁波的众多糕点店以及超市里,都能发现植物奶油的“身影”。

  记者 陈韬 彭莹 摄影 见习记者 高远

  [事件回放]

  卫生部称正评估

  植物奶油风险

  据媒体报道,近日一些国内专家指出,植物奶油在“氢化”过程中产生大量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风险。

  中国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说,卫生部已组织开展反式脂肪酸风险监测评估工作,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将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程序组织开展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初步监测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居民的反式脂肪酸人均摄入量每天在0.6克左右,远低于欧美国家报道的水平。

  针对“中国的奶油制品都不能吃”的观点,中国疾控中心食品与营养所研究员张坚认为,这一说法有些偏激。据他介绍,反式脂肪酸分两类,一类是食品在经过工业加工后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国外研究和国内的实验已经证明,这类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害;另一类则是乳品里天然含有的、细菌发酵产生的反式脂肪酸,至今仍无证据证实该类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害。

  [名词解释]

  什么是“植物奶油”

  资料显示,植脂鲜奶油是最近十年内在我国兴起的奶油制品,该产品最初由美国维益食品有限公司发明,它是以大豆蛋白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由于使用方便、发泡性能好、稳定性强、奶香味足、不含胆固醇,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动物脂鲜奶油,成为制作蛋糕的主要原料,被称为从大豆变化来的魔术鲜奶油。目前已经广泛用于烘焙领域。目前我国还没有植脂奶油的国家标准,其评价标准也没有统一。

  蛋糕店、超市 几乎所有的奶油蛋糕和面包都含植物奶油

  昨天下午,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走访了市区新美心、面包心语、丹比等糕点店。店里的工作人员均表示,他们在制作蛋糕、奶油面包等需要用奶油时使用的大部分都是植物奶油。

  “它热量低、不油腻,口感比较好,很多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都非常偏爱。”中山东路的一家面包店里,烘焙师向记者展示了他们制作蛋糕用的植物奶油,这款植物奶油名为“桑爱植脂奶油”。记者看到,这款奶油的配料中有一样是“氢化棕榈仁油”,是氢化植物油的一种。

  在超市里,植物奶油显得“隐蔽”了很多,大部分市民对配料看不懂,也并不关注。

  除糕点外,超市内销售的部分面包、咖啡也含植物奶油,如好丽友蛋黄派、妙芙欧式蛋糕、奥利奥饼干、雀巢卡布奇诺咖啡等,它们的外包配料单中都有“氢化植物油”一项。而不少袋装甜点中,虽然没有写含有“植物奶油”或者“植脂末”,却标注含类似“精炼植物油”或者“起酥油”。这些听起来好像食用油的物质其实都是“氢化油”。


  糕点师傅 植物奶油是可以替代的

  在各大糕点店里,记者看到买面包和蛋糕的人络绎不绝。“植物奶油的事情我们听说了,不过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消费者询问,购买的消费者也没有减少。”新美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植物奶油是如何成为甜点中不可或缺的成分的?

  “植物奶油在我国的大量使用是跟中国的饮食习惯改变和食品加工工艺改进紧密相关的。奶油本是西方国家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种食品。刚开始兴起做蛋糕时,国内用的是蛋清,后来学习西方,使用从澳洲进口的车轮牌奶油(一种动物奶油),再后来才有了麦淇淋(俗称人造黄油,一种从植物种子中提取后经氢化处理的植物油)、人造奶油,不断发展改进成了现在大量使用的植物奶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位年长的糕点师傅告诉记者。他直言:“系统地学过糕点的人都知道,植物奶油对人体来说是有一定影响的,甚至可以说对人体而言是垃圾。”

  植物奶油是否可以替代?这位师傅的回答同样是肯定的。“肯定是可以用别的东西代替,其实,以前都是用鸡蛋清加白糖等直接发酵做成奶油,但口感不如植物奶油,价格也比植物奶油高了不少。另外,还有动物奶油,即用鲜奶发酵而成的,口感好。不过,动物奶油普遍比植物奶油贵60%以上,因此植物奶油还是制作蛋糕的主要原料。”

  消费者 大多消费者不了解植物奶油 几乎天天摄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消费者从未听说过植物奶油,也不知道其危害性。“这些东西一直很爱吃,我也没关心过里面的成分,一般看保质期没过就会买。”昨日在乐购超市,消费者陈女士的想法代表了大部分消费者的观点。

  小王是在看到了央视的报道后,才知道植物奶油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长期食用会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令小王感到不爽的是,植物奶油还藏身于巧克力、冰淇淋、蛋黄派、咖啡伴侣等各种食品中,这些几乎就是他的日常食谱。这下他犯了难,吃吧不放心,不吃吧犯馋,“很纠结”。

  小俞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由于工作很忙,使得她每天花在正餐上的时间很少,办公桌上总是常备零食:咖啡、面包、蛋黄派、饼干……为此,同事也很喜欢到小俞的办公桌前溜达,因为每次都不会空手而归。

  不过,在网上看到铺天盖地的植物奶油堪比杀虫剂的报道后,小俞准备彻底戒掉零食了。“唉,跟身体健康相比,不吃零食也算不了什么。”

  专家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能减轻氢化油对身体的影响

  业内人士称,目前在国内,氢化油在面包、奶酪、人造奶油、蛋糕和饼干等食品焙烤领域广泛使用。氢化油产生大量反式脂肪酸,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风险,世界各国已纷纷限制。

  宁波市第一医院胡医师告诉记者,氢化油因为是“假油”,无法被身体分解,也无法被代谢出去,最后只能留在体内,囤积在细胞或血管壁上。氢化油对健康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危害:增加血液黏稠度和凝聚力,促进血栓形成;提高胆固醇,促进动脉硬化;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影响婴幼儿和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并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不过,专家普遍认为,偶尔食用植物奶油没有太大关系,只要不经常大量摄入就行。要减轻已摄入的氢化油对身体的影响,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是一个好方法。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的蠕动、促进体内废物排出,膳食纤维在植物性食物尤其是一些深色的蔬菜、菌类中含量都很丰富。

  还有什么比生命健康更重要

  植物奶油,跟“植物”沾上点边,听起来似乎很健康。要不是央视的这个报道,我等普罗大众还被蒙在鼓里。

  这个披着“植物”外衣的美味杀手,已在中国肆无忌惮多年,可怎么就不见相关部门出来告知?也没有听到专家警示的声音?

  的确,面包、蛋糕、饼干、咖啡、巧克力、冰激淋等食品是个庞大的产业,告知会影响GDP,也许还有一层顾虑,那就是告知会不会产生恐慌?其实这是多虑,没有什么比人民的生命健康重要。如果相关部门告知了,还是有人经不住美味的诱惑,还要去吃,那是他自己的选择。但如果明知氢化油在损害广大公民的身体健康却不告知,那就是拿国人的生命不当回事。

  
  在渐进与激进交织的市场化路线图中,制度的缺失——惩戒机制、问责机制、举证机制、准入与退出机制、赔付与追偿机制、信息对称机制等等——让太多平凡的消费者付出惨痛代价。

  恳请相关部门的风险评估和警示更靠谱一点吧,类似于“目前中国居民的反式脂肪酸人均摄入量每天在0.6克左右,远低于欧美国家报道的水平”之类的报告,无法打消公众的担忧。

  经历过苏丹红、毒大米、三聚氰胺、泔水油的我们,神经真的很脆弱了。有些损失,可以用金钱弥补;有些伤害,一生都无法挽回。 (本文来源:现代金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