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邻居在市区西门菜场口一流动摊贩处买了几包黑木耳,用水浸泡后发现黏乎乎、硬硬的,未泡的木耳闻起来还有一股臭味,我怀疑这木耳是假的。”前日上午,家住市区花园新村的徐女士致电本报热线66886688反映。
徐女士说,她路过西门菜市场时,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路边摊贩处争购木耳,她也上前买了一包。回家打开包装后发现,黑木耳不仅闻起来有股臭味,还有很多杂质,放在水中浸泡后,也与平常黑木耳大不一样。
徐女士说,原想买点野生黑木耳,没想到却上当受骗了。虽然这黑木耳一包500克才25元,但当时购买的人很多,受骗上当的可不止自己一个人。
记者在徐女士家里看到,这包黑木耳形状与普通黑木耳无异,但仔细一看,表面上很多杂质,没有黑木耳应有的乌黑光润,摸起来手感粗糙,比普通木耳稍重、很硬,用手掰开,有点像猪皮。
黑木耳的外包装上没有生产厂家和联系方式,只有一张放在包装袋内的小张条,上面印着“东北黑木耳 净重500克 出厂日期:2010.4 产地:黑龙江省黑河市道河林场”等字样。
徐女士说,发现受骗上当后,她曾返回西门菜市场找那个摊贩,但早已不见人影。
黑木耳的真假该如何辨别呢?记者分别咨询了市质监局和市工商局。
市质监局食品生产监督管理科科长赵鹏表示,徐女士购买的黑木耳,不会是假的。至于木耳质量差,应该是不法商贩用劣质产品掺上优质或普通木耳,混合起来,以次充好。而且流动摊贩所售的散装黑木耳属初级农产品,不用取得QS认证,市民容易上当受骗。赵鹏建议市民,购买黑木耳应到菜市场内固定摊位,有条件的可购买已包装好,且包装上各种产品标识齐全、规范的产品。
市工商局一工作人员则表示,虽然菜市场外的流动摊贩不归工商部门管理,但如果市民对所购物品有疑问,可就近到工商部门的流动检测点作初步检测。市区望江、安阳、西门等较大的菜市场,均设有流动检测点。
相关链接:
鉴别黑木耳质量的简易方法是眼看、手摸、口尝、看胀发率。
眼看:优质黑木耳腹面乌黑光润,背面略呈灰白色。如果黑木耳有白色(白霜)粉状附着物,是掺入淀粉、滑石粉、硫酸镁、食盐等所致。
手摸:正常黑木耳质轻,翻动时有干脆沙响声,手感不硬。将木耳成把地紧捏,耳瓣在松手后立即散开者表明木耳身干质好;掺假黑木耳,质重结块,稍捏易碎,如掺有糖、碱等,则重而发软,手感潮湿。
口尝:取少许黑木耳放入嘴里嚼尝,正常黑木耳应是清淡、无味的,如有异味、怪味,则为掺假之品。如掺入红糖、饴糖的,有甜味;掺入食盐的,有咸味;掺入明矾的,有酸涩味;掺入碱的,有苦碱味;掺入硫酸镁或尿素的,有苦涩或不适的异味;掺入硫酸锌、食用胶的,感觉有异味,黏度大,有拉丝感。
看胀发率:用水浸泡看其胀发率(吸水量)。可取5克黑木耳放入水中浸泡,正常的黑木耳漂在水的表面,慢慢吸水后再均匀悬浮在水中,一般黑木耳1份用水浸泡1小时后能胀发出10份以上重(即5克能胀发出50克以上),质量越好其吸水胀发率也越大。掺假的黑木耳1份,用水浸泡1小时后仅能胀发出3至5份重。
染色木耳识别:那些被染了黑色的劣质黑木耳,只要在手指尖上蘸一点唾液,在黑木耳上来回蹭几下,手指上或多或少就会被染上黑色。染色黑木耳用眼也很好辨认,未染色的黑木耳,正反面颜色有明显的差别,而染色木耳,正反面颜色基本一致。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