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伊利诉蒙牛恶意网络诋毁 蒙牛翻出“未晚事件”还击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0/22/2010 08:47:00   来源:食品商务网

  微博上疯狂转发的“蒙牛高管涉嫌圣元奶粉性早熟事件被批捕”、疑似伊利员工发布的“蒙牛集团蓄意破坏我公司的商业信誉”等消息将蒙牛再一次陷于舆论漩涡。蒙牛集团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声明,称“从未策划、组织、实施任何与‘圣元奶粉性早熟事件’有关的活动”,且“所有高管均在正常工作”。

  昨日,内蒙古警方证实,蒙牛集团的儿童奶项目经理安勇和博思智奇公关公司精心策划了一系列针对伊利的不正当营销措施。案件经过初步调查已经基本告破,抓捕犯罪嫌疑人4名。但官方也表示,安勇是一个项目的负责人,对他负责的产品有关系,跟蒙牛公司没有关联。

  在公开声明中,蒙牛并未回应蓄意破坏伊利信誉的指责。但稍后,蒙牛一位高管向媒体提供了一份伊利公关公司打击蒙牛的“未晚事件”材料。

  网络突现大量批评信息

  市场上常见的DHA有两大类:深海鱼类提取的DHA和藻类提取。2008年,我国食品添加剂评审把“二十二碳六烯酸”,即DHA,列作食品营养强化剂,来源列明包括了“双鞭甲藻”和“金枪鱼油”两种。

  伊利与蒙牛的儿童奶售价基本没有差别,且都添加了DHA。不同点在于,伊利“QQ星儿童奶”加的是“鱼油(DHA)”,蒙牛“未来星儿童奶”加的是“DHA藻油”。

  一位常年从事乳制品经营的人士表示,深海鱼油DHA是从鱼类的脂肪当中提取的,藻油DHA是通过发酵的过程来提取,所以藻油一定是在密闭的空间成长发展,没有第二次污染,比较纯净。

  但令伊利感到异常的是,今年7月份网络上突然大量出现消费者以“孩子妈妈”身份发帖批评他们产品不好、存在问题。伊利公关部门人士告诉媒体,“帖子地址都来自同一个地方,当时我们担心怕是国外企业在背后操纵打击国内奶粉品牌。”

  日前,伊利在公开声明中说:“2010年7月中旬我们在部分网络媒体发现大量攻击我公司产品、品牌的言论、报道,我公司已于7月30日正式向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报案。”

  借DHA优劣之争发挥

  警方调查显示,此案系蒙牛儿童奶项目经理安勇、博思智奇公关顾问有限公司刻意为之。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今年7月14日,博思智奇公司副总经理肖雪梅带领公司网络组职员赵宁、郝历平和综合组职员马野与蒙牛集团“未来星儿童奶”产品经理安勇共同商讨炒作打击“伊利QQ星儿童奶”的相关事宜。

  部分媒体人士获得一份该团队制定的《DHA借势口碑传播》,内容分为“背景”、“策略”、“手段”、“传播话题”、“媒体名单”、“预算”6大部分。“背景”中说,7月16日,有媒体刊发了大篇幅曝光中国鱼油市场乱象,可以“趁热打铁,引发公众关注鱼油质量问题、强化藻油DHA优于鱼油DHA的认知。”

  《DHA借势口碑传播》提出要传播“鱼油中所含EPA会致使儿童性早熟;鱼油DHA是垃圾食品(堪比地沟油)”等信息,并制定了在平面媒体和互联网上的发布、推广、强化措施。

  该案系项目经理个人行为?

  10月16日,该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安勇、赵宁、郝历平被检察院正式批捕,犯罪嫌疑人马野被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陈美也被警方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而犯罪嫌疑人肖雪梅由于刚刚产子,警方未对其采取强制措施。

  10月20日,博思智奇公关公司创始人杨再飞被警方带走调查。昨日下午,网络上出现杨再飞接受采访的新闻。对于蒙牛和博思智奇公司策划了“圣元奶粉性早熟事件”的说法,杨再飞表示:“我们从未与任何人一起策划过这样的事情。我再重申一遍,绝无此事!”

  而对于公司员工利用网络媒体恶意损害伊利声誉的案件,杨再飞称“坚信法律会给出一个公正的结论。”

  新华社记者10月20日就此案电话采访蒙牛副总裁胡苏东。胡苏东说,安勇是蒙牛公司一名项目经理,他制造这一事件是其个人所为。蒙牛支持配合警方依法查处。

  截止昨日,此案的事实已经很清楚。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副局长刘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案件经过初步调查已经基本告破,抓捕犯罪嫌疑人4名,其中包括一名蒙牛员工安勇。

  刘江还表示,从案件来看和蒙牛公司没有关系,安勇是一个项目的负责人,对他负责的产品有关系,跟蒙牛公司没有关联。

  蒙牛高管揭开“未晚事件”

  蒙牛集团在公开声明中还说:“蒙牛集团近年来曾不止一次遭遇类似的诽谤、中伤,对此,我们始终保持高度克制,但我们仍将保留将之前的诽谤、中伤事件真相公之于众的权利。”

  这种“高度克制”的情绪终于在20日晚有所释放。蒙牛一位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最近几天,蒙牛再次被诽谤的事件,让我们非常愤慨。由于此次事件中种种迹象都与曾经发生的诽谤蒙牛的‘未晚事件’极其相似,让我们不得不公开我们从未提及的旧事。”

  同时,这位高管还提供了的一份据说“从未公开过”的材料,内容为伊利的公关公司未晚品牌(国际)传播机构针对蒙牛设计的不正当竞争事宜。其中包括“霹雳”行动、 “雷霆”行动、“航空奶”行动、“广告标王”行动、“号外”行动、打击“概念营销”整合行动6个行动,还明确提出“擒牛”、“斗牛”、“打牛”的打击方针,目标是最后把“猛牛”变成“病牛”直至“死牛”。

  而这些行动的主要手段是以支付“广告费”的名义购买版面、收买记者,发表诋毁蒙牛的虚假新闻。后来未晚的相关负责人被刑事拘留。目前,尚无其他消息来源证实“未晚事件”的真实性。

  专家称缺少监管

  深圳采纳营销策划公司总经理、营销专家朱玉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据他了解,网络营销在国内已经成为非常大的产业,公关公司大都有这样的业务。例如,在创业板上市的蓝色光标也从事网络发布、网络舆情监督等业务。

  “有些公关公司专门做互联网发布、推广,比如炒作芙蓉姐姐的陈墨。大公司一般很注意自己的品牌形象,不会乱来。”朱玉童说,“发帖也带有广告性质,广告法只是对广告有比较明确的界定,对介于广告和新闻之间的软文则没有界定,这一块现在没有监管,于是才出现大量的网络软文。”

  “指望一个商业公司遵守商业道德,不是很现实。”他认为,恶性营销传播事件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监管,“我认为这个问题并不棘手,涉及到商业攻击、诋毁的事件应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