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2010年珠三角南美白对虾养殖中期报告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0/11/2010 11:14:00   来源:食品商务网

  今年清明过后,由于阴冷多雨天气持续影响南方地区,使得珠三角地区多数养殖户第一造虾养殖失败;其后5-6月份不少养殖户再度投苗,但6月天气形势欠佳,珠三角连续14轮高强度的暴雨造成了虾病现象十分严重,病虾及小规格对虾出塘的现象显著增多。而7月下旬随着天气形势好转,华南地区新一轮的对虾投苗已经启动,后期天气变化对本年度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尤为重要。

  一、饲料

  由于上半年的天气恶劣,珠三角对虾饲料的销量同比减少15%左右。但得益于多年经营的品牌及厂方实施的走终端销售策略,大型对虾饲料厂的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并没有下降,有的反而有所增长。但业绩较好的只有几家大型水产饲料集团,小型虾料厂的销量基本全都缩减,特别是江门地区年销量万吨以下的厂家,缩减幅度高达30-50%。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环境有利于大厂家

  几家大型水产饲料厂能在今年暴发严重虾病的环境下保持销量或有所增长,一重要原因是今年的对虾养殖面积增加。由于去年的虾价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受利润驱使,不少原先并没养虾的养殖户转养对虾。对虾养殖面积增加,饲料的市场容量亦随之变大。而出于提高养殖成功率的考虑,虾农更愿意使用质量有保证、品牌好的饲料。这对大厂家的饲料销售十分有利。

  2、大厂饲料品质更稳定

  去年至今年初进口鱼粉价格从7000多元/吨涨至高峰期14000元/吨,后期价格回落也一直稳定在11000元/吨以上。原材料价格高涨对饲料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压力,但大型饲料集团财大气粗,且有大规模采购优势,采购的鱼粉价格比小厂家稍低。另外大型饲料集团也更关注品牌形象,不敢大幅度调整饲料配方,饲料品质相对稳定。而小厂家要保本只能减少进口鱼粉用量或使用低价鱼粉,饲料质量变差,经销商和养殖户对此不满,这给大厂家提供了绝好的抢夺市场机会。

  3、大厂加大终端市场开拓力度

  以海大集团为突出代表,业内称之为“人海战术”。海大集团每年在各大农业院校招收大量应届毕业生,通过集中培训后投放到终端市场做技术服务,他们瞄准市场上资金实力较强的养殖户,频繁拜访,通过提供专业养殖技术服务,与养殖户建立感情基础,再劝其改用海大虾料,这一策略对小厂冲击极大。

  二、苗种

  1、一代苗品质受质疑

  由于去年SIS一代苗在国内的表现最为稳定,直接导致今年中国的苗场进口亲虾总量达11万对左右,增加了50%以上,且进口亲虾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是SIS的亲虾。可今年的客观情况却是:排塘率高,发病很普遍,一代苗并没有表现太大的优势。对此业内普遍认为天气恶劣和养殖管理水平不高确有影响,但今年SIS亲虾质量下降,是无法忽视的事实。今年太多苗场进口SIS的亲虾了,这样的跟风往往不是什么好事,行业媒体就曾报道国外机构因亲虾数量不足而出售质量较差的亲虾滥竽充数。

  2、二代苗市场稳固

  一代苗较差的市场表现给了二代苗极好的机会,特别是去年二代苗在珠三角地区的养殖效果得到养殖户的广泛认可,所以今年中山、珠海、新会、大鳌市场都以二代苗为主。虽然二代苗在抗病能力方面相比普通苗没有明显优势,但生长速度明显较快,这也是广大养殖户选择二代苗的主要原因。

  3、普通苗销声匿迹

  珠三角曾经非常辉煌的普通苗今年可以用销声匿迹来形容,特别是今年7-8月份放苗期间,中山、珠海、新会地区养殖户在市场上很难买到普通苗(台山地区养殖户主要还是放普通苗)。也有养殖户抱怨,市场上一下子买不到普通苗,怀疑苗厂将普通苗当二代苗卖,反正养殖户也无法辨别,而价格却涨到了70-80元/万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