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爆炒大红袍 最高每斤10万元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9/29/2010 11:27:58   来源:凤凰网

CFP供图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股市动荡、楼市调控,许多投资者失去方向,但一些新的投资品种不断出现。从去年到今年年初,仅厦门一个地方新增的大红袍茶叶专销店就达到五六百家,大红袍的市价更翻了两三倍,有些更被炒到10万元/斤。价格暴涨的背后上演了怎样的故事?是什么原因让大红袍一炮走红呢?

  作为武夷茶传统集散地,福建厦门的茶叶市场历来被视为大红袍行情的晴雨表。

  在厦门街头,每走几步就能见到一家茶店,几乎每家茶店都把标有“大红袍”字样的招牌挂在店外最醒目的地方。记者走进了一家名为“大红袍专家”的茶店,问销售人员:“这个店什么时候开的?”

  销售人员说:今年5月2日开的。大红袍有1200元/斤,有8000元/斤。他们的大红袍主要定位于高端客户,因而价格也是高端的价格。

  销售人员还说:“我们还在做一款10万元的,10万元一斤,就是有限量版的那种,VIP客户才可以订购。”

  这些动辄几千甚至上万元一斤的大红袍,销路究竟如何呢?

  记者跟随厦门市茶叶协会的工作人员做了一次调查。在一家经营大红袍的茶行,老板说,店面是今年4月份才开张的,几个月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老板说:“一个月房租、水电差不多将近3万元。但是销售是,卖茶叶都卖不到3万元。”

  这位店主坦承,自己以前从未接触过茶叶这一行,只是希望能赶上这波行情狠狠地赚上一笔。但她没料到,有着同样想法的却大有人在。

  在随后的走访中记者发现,大部分厦门茶店里的大红袍价格都在千元以上,但顾客却是寥寥无几。

  有价无市 高位套牢

  面对大红袍的疯狂涨价,厦门茶叶协会会长王贵卿告诉记者,目前厦门大红袍市场“有价无市”的状况,早在他的意料之中。

  王贵卿说:“大红袍消费群体很狭窄,基本上就是广东跟福建交界的8个县市,因为其他地区,历史上就没喝这个的习惯。”

  王贵卿说:从去年5月、6月份以后大红袍店就一下子开了起来。特别是6月份以后,一部分游资进去,他们不懂茶,用炒房地产的办法炒,先买,买了以后包装,弄个大礼盒,弄个锡罐,弄个名字响当当的,什么“皇冠大红袍”、“钻石大红袍”。这一下子把价格炒上去了。

  王贵卿还说:“我到了广东的芳村,到了济南的市场,还到了北京的马连道看了,很少真正的大红袍,基本都是用建瓯、建阳的水仙和外地的水仙来做的。摇身一变,成大红袍了。”

  几元钱茶青炒到上百元

  在武夷岩茶核心区,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吴宗燕说:“没想到会那么贵,过一天一个价。”

  吴宗燕告诉记者,武夷岩茶一般在每年5月份开采,茶青在采摘之后,要经过摇青、发酵、焙干等反复多道工序制成毛茶,而毛茶的质量则是决定精制茶质量、价格的关键因素。

  吴宗燕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五斤茶青才能制成一斤毛茶,而一般两斤毛茶能制成一斤精制茶,也就是说一斤普通的大红袍,需要十斤以上的茶青才能做出来。而在今年春季,原来只卖几元钱一斤的茶青,最高峰时竟然被炒到了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一斤!

  在武夷山我们看到,大大小小的茶店和茶厂遍地开花,一家挨着一家。当地人说,以前武夷山全市只有200多家茶厂,但到今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1500家。

  吴宗燕说,我们的感觉是,这种现象不可能持续的,如果持续下去,那价钱很高了,消费者要喝一斤茶,要掏出比原来多一倍的价钱,翻番,不可持续,谁喝得起这个茶啊?


  茶厂不敢轻易出手

  吴宗燕的担忧很快变成了现实,由于岩茶价格过快上涨,很多茶厂不敢轻易出手进行收购。

  厦门市御上茗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剑平说:“收不下去,价格实在高。我们不敢急着马上就下手,处于观望阶段,看它是不是价格会下来。”

  在武夷山,经营大红袍不到一年的茶商小林,今年年初与两个朋友合伙共投入100万元资金,开始从事大红袍的收购和批发。

  然而,由于根本不懂茶,又不了解往年的行情,5月份春茶上市后的第一次收购就让小林他们吃了亏:50多万元高价收购的1500斤大红袍,一直到8月份也没卖出去。

  重蹈普洱覆辙?

  2003年起,产自云南的普洱茶价格开始走高,短短几年时间里,价格疯涨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而普洱茶价格一路飙升的幕后推手,则是金融资本的介入。

  自卖自买托价

  广东省文化学会茶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黄建璋说,厂家跟商家有一个包销的协议,押金听说是从一百万到两三百万元,去年据说达到一千万元。

  取得了某种规格的经销权后,经销商就开始放货了。有经销商介绍说:“先放个大概20%左右投放市场,然后再找一些比较亲近的人,再把它收购回来。”

  当然,回收的价格比卖出时的价格要高出许多。经销商说:“比如说,我原来五千块钱卖给你,现在市场涨到七千块钱。我就可以把你手上的收回来,然后我们再卖给别人。”

  “捂盘”掌控茶价

  通过控制卖出的数量,造成市场缺货的假象,叫做“捂盘”,然后经销商通过高价回收的手段,抬高自己经销品种的价格,这样,经销商就完全掌控了市场上普洱茶的价格。

  经销商说:“控盘控到多少程度,自己心里有数,你不卖的话你再出去收一收,价格自然就往上走了。”

  泡沫一破茶价暴跌

  当普洱茶的泡沫越吹越大的时候,破灭的危险也越来越近。2007年下半年起,普洱茶价格掉头下挫,到2008年下半年,普洱茶毛茶从每吨六万多元,猛跌至每吨一万多元。

  王贵卿说:原来的茶青高的时候卖到几十元一斤,现在茶青几角一斤。

  为了防止大红袍重蹈普洱茶崩盘的覆辙,2010年5月起,厦门市茶叶协会发出呼吁,提醒茶商要理性经营、消费者要理性购买。与此同时,厦茶、御上茗等一批大型茶企坚持平价抛售库存大红袍,确保终端市场的价格稳定。

  (据央视《经济半小时》)

  “山寨版”多

  厦门市茶叶协会秘书长、高级评茶师陈志雄说,在推高原料价格的同时,以次充好的情况也开始出现。

  在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的审评室,记者见到了采购部的经理陈美柑。作为公司原料茶进口把关的第一责任人,让陈美柑没想到的是,在今年的收购过程中竟发现不少“山寨版”的大红袍。

  陈美柑说:“正宗的大红袍外形上有紧结,有点扭曲。而‘山寨版’使用的建瓯水仙就比较粗比较大一点。”

  陈美柑告诉我们,目前市场上仿冒的大红袍主要有两种手法,一种是以武夷岩茶周边产区的水仙等品种冒充大红袍,另一种手法是用完全不同类的闽南茶作为原料,仿制大红袍。

  记者问,这几种茶跟一级的大红袍相差多少?陈美柑说:相差几倍十几倍都有。

  陈美柑坦言,要用肉眼来分辨大红袍的真伪,如果没有十几年的专业功底,像记者这样的普通消费者是很难区分的。

  对此,厦门茶叶协会会长王贵卿感叹:“都是假的,假大红袍充斥市场,外行人是不懂的。我现在最怕的是,假大红袍把这个产业给毁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