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中秋节光有月饼是不够的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9/18/2010 12:54:01   来源:四川在线

  中秋慢吞吞地来了,对那些急于脱离农村的人而言,却未必就“倍思亲”。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中秋节渐渐就成了“月饼节”。商场提前一个月就在搞月饼促销,大小食品企业或是“黑”作坊加班加点,白领们讨论的是今年单位的月饼能不能比去年好点?都市报在前几版曝光生产月饼“黑”作坊,后几版做某几大品牌月饼的大版广告……年年岁岁“饼”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这样的节日了,大家都感到这节日少了什么,但是又不愿意去重复传统的繁文缛节。

  以前,虽然同为中秋节,各地过中秋的传统民俗却有不同。我们西南乡下的传统是,一家人中秋收完水稻后,要用当年收的糯米蒸熟后打“糍粑”。我记忆中,约摸有那么两三次。后来农村人都上镇上买机器切的“面疙瘩”了。

  国家质检总局前几天自信满满宣布,今年的月饼抽检合格率达98.5%。在食品安全堪忧的国情下,哪怕数据科学,消费者也不敢乐观——按照月饼商们为每个中国人都准备了一个算,全国任然有近两千万同胞要吃“烂”月饼。烂月饼之可怕,笔者6年前中秋感受过,那种翻江倒海、肝肠寸断的记忆,使得笔者至今对月饼心有余悸。有一年《焦点访谈》就告诉你那些“奸商”可以下虐到何种程度:居然能将N前年的霉饼馅儿包层粉儿来年继续卖!好在现在人们买月饼好像不只是为了吃,而是为了送,公司—领导—青年下属——爸妈——儿孙,那些扔出去能砸死几条狗的“铁饼”,就这样在中国人之间流动着,零时成了人民币的补充,那些存在质量问题的月饼,大多渐渐送到了农村孩子的嘴里。

  缺吃少穿的时代,能吃上机器加工的月饼,尤其塞着牛肉筋的,是大快朵颐的事情;现在有的镶金镀银裹锡箔的月饼贵得“咬人”,增加了除了吃之外的价值,而有的根本就不是为了吃而制造。现在都市人的“过法”却统一了,也单调了。

  离开了土地,没有了播种和收获的过程,离开了那水汽氤氲的农家院落,再好吃的月饼太容易“腻”。重物质的时代,传统文化渐渐堕落、蜷缩成某几样简单的吃食,而在天天都能吃到这些“节食”的今天,我们发现这些“节食”似乎载不动内心那些复杂或者似有似无的情感,也想学古人写两首打油诗,却多以“他妈的”结尾。

  传统节日的变异,表现之一就是这些吃食的过度符号化、碎片化。有时,我们分明感到了这些节日意义流失的文化危机和剧痛,但又无能无力,只能融入这集体无意识的后现代洪流。还有什么好的办法呢?给父母打打电话,或者自己做顿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