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现榨饮料应存放于加盖的容器中,加工后至食用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现榨饮料均不得使用非食品原料、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使用回收的食品做原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单位现榨饮料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现榨果汁的规定,看似为现榨果汁的质量套上了“金箍”,但执行中谁来保证商家“不动手脚”?
记者调查
果汁现榨 难分真假
9日,记者走访了长春市部分餐饮企业。在自由大路一餐厅的一侧摆着榨汁设备,顾客可以看到现榨果汁加工的全过程。在东南湖大路、安达街几家餐厅,餐饮店虽然在菜单上标有现榨果汁(也有叫鲜榨果汁),但操作却在后厨完成。记者提出想看制作过程,遭到服务员的拒绝,理由是“为了保证食物安全,后厨严禁外人进入”。消费者张女士表示,“很多酒店的现榨果汁都不是当面制作,消费者也很难掌握其勾兑的证据。”
业内爆料
现榨果汁有的含添加剂
长春市一现榨汁经销商董路经理告诉记者,现榨饮料分两大类:一是果蔬类,一种是五谷杂粮类。真正的现榨果汁首先要保证现场制作,从制作完成到饮用,间隔不能超过2小时,否则,新鲜水果榨取的果汁也会因氧化而变味。
现榨果汁并非是100%的果汁原汁,那样的话成本太高。现榨果汁是由鲜果中榨取的果汁及少量果肉的混合物加上矿泉水稀释而成的,为了让口感更好,必要时还要添加一点果糖或酿造食醋来调配,当然所添加成分的前提是:不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而果糖、食醋都不属于食品添加剂范畴。
一从事多年酒店经营的丁伟先生表示,在现榨果汁里添加食品添加剂比较普遍,有的甚至完全是果粉、香精、色素、糖精勾兑的。虽然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严格定量标准,但现榨果汁是人手操做,准确控制有难度。
成本对比
真假“现榨”玉米汁为10:1
有现榨汁经销商为记者算了一笔账:现榨果汁一杯售价要高于普通饮料2倍以上,根据餐饮店的档次区别,每杯(300毫升左右)最低10元,最高35元。而据业内人士透露,完全用食品添加剂勾兑的“现榨果汁”,每杯成本只有几毛钱。以1000毫升的现榨玉米汁为例,需420克鲜浆玉米罐头1至1.5个、果糖100克,为了增稠会加入少量淀粉,总成本至少在10元以上。而用玉米香精、色素、糖精、增稠剂和水勾兑出来的玉米汁,成本约1元左右。有的餐饮店现榨果汁鲜果用量很少,加入了食品添加剂,但消费者是喝不出来的。
业内建议
给现榨果汁制张信誉卡
《餐饮服务单位现榨饮料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采用浓浆、浓缩汁、果蔬粉调配而成的饮料,不得声称为现榨饮料。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将处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该管理办法还只是征求意见稿,实施还需要时间。此外,还有很多执行难的地方。建议应该给现榨果汁一张信誉卡,卡上标明成分、容量、制作时间,销售给顾客的同时,也敢让顾客拿去质检部门检验,只有切实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消费者的切身权益。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