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肌溶征与小龙虾有关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9/08/2010 14:20:50   来源:网易

  南京消息 据新华网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昨日在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南京出现的23人例疑似小龙虾致病病例是与食用小龙虾相关的极少数个体出现的一过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经综合分析,这些病例均属于哈夫(Haff)病。

  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华文介绍,截至7日上午12时,全市共收治与食用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共23人例。经过初步流行病学调查,23人的就餐地点高度分散,其中15名患者分布在8个家庭(就餐点),另有8人在4个餐馆食用。23名患者均有全身肌肉酸痛症状,并伴有肌酸激酶、肌红蛋白明显增高,临床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经治疗,已有22人治愈出院,还有1人住院治疗,目前病情稳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吴永宁介绍,迄今报道的哈夫病多为患者食用水产品24小时内出现的不明原因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肌肉酸痛并伴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和肌红蛋白升高,部分患者出现酱油色尿,大部分预后良好,个别严重者会出现急性肾衰竭。虽然国际医学界一直在探究哈夫病的致病因素,但是直到目前还未能找到确切病因。

  吴永宁介绍,南京地区发现的与食用小龙虾相关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具有与哈夫病相似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如病前4-13小时内均有食用较多(10只以上)小龙虾史,主要症状为肌肉酸痛,无发热和关节疼痛,无神经麻痹,仅个别出现恶心症状,临床检验发现患者肌酸磷酸激酶进行性的一过性升高。

  在调查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采自南京市场的小龙虾及患者的血液和尿液样品进行了900多种有关化学物质的筛查,未发现市场采集的小龙虾中存在已知可致横纹肌溶解的化学物质。

  “致病毒素很可能来自小龙虾个体本身带来的毒素。从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如果小龙虾个体本身带有毒素,这样的个体也是极少数的,可能是由于在某一水域食用某一种有毒物质引起的,但现在这些都还不能定论。”吴永宁说。

  吴永宁表示,根据调查结果,目前专家组已经初步提出了病例定义和病例监测方案,建议经卫生部批准后,在食用小龙虾地区开展主动监测,进一步探索确切病因。专家还建议其他食品安全监督部门进一步开展相关病因排查工作,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要积极采取控制措施并及时通报卫生部门。

  链接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黄义龙曾表示,由于横纹肌溶解征平时发病率不高,没有列入监测范畴,所以不好判断今年的患者是不是比以往有大幅上升。但是南京的临床医生普遍反映说,今年横纹肌溶解征的患者特别集中,而且很多是一家人。

  剧烈运动、强体力劳动,或者外伤挤压,长期服用降血压药、哮喘药物或者精神类药物,也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征。南京方面此前曾处理过类似案例,一些平时不爱运动,在节假日突击健身的小白领们。一个小伙子有一次和人打赌,被逼着连续做了400多个俯卧撑,运动过量,结果把肌肉给“溶解”了。同样在“龙虾门”之前,挤伤、压伤也曾经是横纹肌溶解征的重要病因。专家指出,任何原因所致的躯体,尤其是肢体受压,均可导致横纹肌溶解。还有医生说,在吸毒的人群中,也曾经出现过横纹肌溶解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