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米面双涨价 平均涨幅近1成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25/2010 09:42:54   来源:凤凰网

  菜价刚刚稳定下来,大米白面却出现了小幅上涨。

  24日,记者在长春市场走访时了解,受国内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近期米面出现了小幅上扬,与一周前本地大米平均2.1元/斤相比,目前价格达到了2.4元/斤;白面也由70元/袋涨至75元/袋。综合下来,两者平均涨幅近一成。业内人士指出,秋粮是否减产尚无定论,但从目前的市场供应情况来看,今后粮价上涨或成常态。

  大米售价超过往年

  “大米又涨了,昨天还二块四,今天就又涨一毛钱。”24日,长春扶贫农贸市场内,正在卖大米的宋贵芹,死死盯着米仓内白色铜版纸上的最新价格。

  据场地负责人介绍,进入八月份后,本地大米价格就一直的涨,就拿自己这个摊子里面的梅河口大米为例,从2元/斤到2.4元/斤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过去从产地批发,最多也就1.6元/斤,而现在批发价格达到1.85元/斤-2.1元/斤,批发价格上涨,零售不变就得亏损。

  长春粮商胡凤伟证实了当前粮价上涨行情:“从前年开始,大米市场行情呈阶梯式上涨,今年灾害也多,价格尤为突出。

  事实的确如此,记者在长春多家农贸市场发现,与品牌大米价格居高不下不同,老百姓常吃的“家常米”,平均售价超过往年,涨幅达20%。此外,大米涨价的同时,面粉价格也发生了变动,本地某品牌面粉已从70元/袋(50斤)上涨至75元/袋,涨幅达9%。富强粉等传统面粉也有2-3元的涨幅。

  与此同时,近期原粮青黄不接,经过近一年的消化后,市场上可流通的稻谷数量明显减少,社会需求的只增不减,也是米价上涨的原因之一。

  产地减产推高行情

  “产地粮食也不多,农民手里面有点粮食,但价格要的太高,今年行情不行。”吉林粮食贸易商丛国青告诉记者,自去年入秋以来,西南遭遇历史罕见的旱灾,灾区农作物减产,“北粮南运”推动了长春市粮食价格上涨。

  近期,随着国家限制产区大米企业参加临时存储粳稻竞拍,导致一些大米加工企业原料紧张,米价出现新一轮上涨,原本相对充足的市场供应,大不如从前。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国极端天气频发,使得人们对粮食价格的上涨预期强烈,农民惜售,经销商囤粮等现象推高粮价。

  “现在市场屯粮的商家大有人在,钱多了咬手啊,价格看着往上涨。”长春本地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粮食经销商认为,当前大米普涨局面,其中也有经销商行为,观市而动,高价出货,已经成了比较真实的写照。

  秋粮看涨预期加剧

  自然灾害的频繁,市场人士开始对未来米价担忧,作为东北重要的产粮基地,大米价格未来会不会继续上涨,能否再回落到2元以下?

  “现在庄稼看上去长的还不错,前几天听说南方的小麦价格上涨了,今年的粮价得贵啊。”长春九台市粮食贸易商殷经理告诉记者,虽然东北今年庄稼没有遭受到什么灾害,但南方市场中粮食的缺口很大,一定会抬高粮食价格,秋粮看涨预期加剧,涨价已成为必然趋势。此外,小麦曾因价格大涨,但在少量收购后国家暂停了临储麦的收购,也就是说当前临储库存已经不多,小麦价格若要继续上涨,后市行情就不好说了。

  据他介绍,粮食作为战略物资,国家当前最主要的是要稳定预期。粮食价格、农产品[17.90 -1.21%]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都上涨,如果不稳定预期,农民惜售,上游囤积居奇,加上炒作,粮价只会继续看涨。

  与上述观点相反,业内人士钟国良表示,秋粮涨价还要等等看,乱下定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需要关注产区天气,观察市场价格走势,进行综合判断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年国内有不少灾情,但就国家基本情况看,粮食价格仍然不会有很大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