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麦带领下,7、8月份的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显得格外抢眼,美豆也在两级分化的产区天气、强劲的出口销售和中国需求支撑下尽情演绎反弹行情,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从900美分底部到1049美分高位的转换,不过市场的做多热情最终还是在事实面前冷静了下来。从价格运行的历史规律来看,丰收在即美豆期价回落才合情合理,一贯跟风的连豆跌势必将延续。
一、天气威胁有限 美豆丰收可待
天气因素一直是作物生长关键时期市场炒作的焦点,今年的7、8月份更不例外。时逢决定大豆单产的结荚鼓粒期,美豆三大主产区差别迥异的气候为市场提供了不少风险升水,这不得不令交易者担心美豆单产或将受损。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看看一直处于历史较高区间的美豆生长优良率,我们就知道美豆单产受损的担心纯属多余,当然好于往年同期的开化率和结荚率也给我们增添了不少信心。从美豆30多年来的单产数据规律来看,每一次从较低单产恢复后,一般要经过3年才会出现单产下调的情况,那么在2008/2009年度较低单产恢复的第二年就出现单产下调的情况应该属于小概率事件。美国农业部8月供需报告对2010/2011年度美豆单产的上调再次证实了以上观点,单产预估为44蒲式耳/英亩,高于此前分析师预测的43.2蒲式耳/英亩和7月报告预估的42.9蒲式耳/英亩,78.9百万英亩的播种面积也在2009/2010年度的77.5百万英亩之上。因此,后期天气只要正常,美豆2010/2011年度丰产就指日可待。
二、美豆出口强劲 南美出口下滑
美豆前期大涨除了受迥异气候有损单产的忧虑拉动外,强劲出口需求导致的旧作库存紧张也给了价格不少支撑。为什么在全球丰产的年代还会出现库存紧张的情况呢?需求真的如此旺盛吗?单看美国出口数据,我们还真能看到出口需求强劲的一面,毕竟不管从旧作累计销售数据还是从新作累积销售数据都可以看出,美豆近两年的出口需求远远好于往年同期。截止到8月12日的美豆周度出口销售数据显示,美豆2009/2010年度旧作累计销售约4250万吨,高于2008/2009年度的3600万吨;2010/2011年度累计销售新作约1450万吨,高于2008/2009年度的750万吨。美国大豆的丰产被强劲的出口需求消化,但另外两个大豆主产国和出口国的情况也是如此吗?我们知道,2009/2010年度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也都是丰产的,但它们的出口销售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第二出口大国巴西在2008/2009减产的时候出口量都有2999万吨,而在增产的2009/2010年度出口量反而下降到2835万吨;好在第三出口大国阿根廷出口量增加了395万吨至950万吨。不过和美国相比,南美新增产量的消化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旧作库存紧张的情况仅仅出现在美国,全球大豆供给仍然处于比较宽松的格局。
三、进口利润刺激 中国需求虚旺
在全球丰产压力下,低廉进口大豆不断冲击中国市场。自去年12月份以来,从美国进口的大豆一直相对连豆保持较高的贴水,5月合约曾经出现高达600元/吨的进口利润,平均200-300元/吨的进口利润也保持了半年之久,而往年较高的进口利润一般在一两个月内就会得到纠正。在长时间高额进口利润驱使下,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与日俱增,6月份620万吨的月度进口量曾经创下历史之最,因为高额进口利润能够完全补贴油厂的压榨亏损,中国需求便在这种情况下达到了顶峰,这也为7月国际大豆价格的上涨埋下了伏笔。但什么事情都有个度,在7月进口量下滑至495万吨之时,港口库存仍旧不下600万吨告诉我们中国油厂的接纳能力真的没那么强,中国需求未必有想像中的那么旺。中国大豆进口需求根本无法消化全球丰产所增加的大豆产量,因此,想靠中国需求推动国际大豆价格飙升还为时过早,至少在丰产年代还很难见到。
四、季节规律打压 价格下跌必然
不管是从美豆11月合约还是从连豆主力合约的历史价格走势规律来看,8月份往往都是大豆月度价格的相对低点,为什么是8月份呢?因为8月份通常是确定北半球大豆单产的结荚鼓粒期,此前大豆生长阶段有关天气威胁传言的真假在此时都会得到验证,深入田间调查的单产数据将更加真实可信,具体反映到价格上自然是虚高价格的理性回落,这一规律在大豆长势良好的年份可参考性就更强。
长势良好的美豆丰收在望,价格下调才符合价格运行规律。预计连豆在港口库存居高不下、国内库存充裕的情况下,跟风下跌的趋势必将延续。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