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扬子晚报》报道,南京出现了多例吃小龙虾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病例,并认为这可能与洗虾粉有关。我也写了一篇文章来讨论洗虾粉与横纹肌溶解的关系。
但是,经过这个晚上的学习,我发现,我显然是被上述报道误导了,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很可能另有原因。因为其实早在本月初(8月3日)新民网就报道了,记者从岳阳市一人民医院了解到,连日来,该院急诊科收治了2批共5名因食用(小)龙虾中毒的病人,与以往的中毒记录不同的是,这些病人出现全身酸疼、肌肉无力的症状,个别严重者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实属罕见。与以往易医生接待的因食物中毒而出现的呕吐和腹泻情况完全不同,岳阳的龙虾中毒和南京的龙虾中毒,都是肌肉酸痛等症状。
虽然,南京和岳阳的报道都认为,是由于小龙虾被用洗虾粉或者不明药剂“洗澡”后,才导致了中毒,引起肌肉溶解。但是,无论南京还是岳阳的患者,其都是自己加工的,经过反复清洗,如果外壳残存药剂,经过洗涤,而且经过长时间的水煮,应该会被大大稀释,不至于迅速引起中毒,甚至没有任何消化道症状。所以,引起横纹肌溶解的药剂应该是在虾肉中的。而仅仅是浸泡,这些药剂也是很难进入虾肉中的。更重要的是,无论提到过的草酸,还是柠檬酸或者焦亚硫酸钠,都很少会引起横纹肌溶解的。
这实在是一桩无头的公案,但是,找到引起横纹肌溶解的原因,对于诊断和治疗患者,预防横纹肌溶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两篇报道,都反复提到这次的小龙虾,样子好看,诱导我们,是洗虾粉的问题。但是,应该注意到,这两篇报道中,受害者均提到了,他们吃的都是“特大龙虾”。
我认为,正是这个“特大龙虾”存在着问题。
说实话,我一直有个错误的认识,那就是认为,小龙虾就是肺吸虫的中间宿主——蝲蛄。但这是错的,因为蝲蛄十分喜好清洁,如果有污染就会死亡。而小龙虾,又称克氏鳌虾,能够忍耐污染的环境。其原产于北美洲,据说二战时,日本人为了清理尸体的污染,将其引入我国。二战后,日本人走了,却把小龙虾留给了我们。也不知道,这个传言是否属实?
不过,当我看了农业技术部门介绍如何高产小龙虾以后,我感到吃小龙虾本身,就可能导致肌肉溶解。小龙虾在我国已经成为了一个有经济价值的产业,在江苏和安徽等省尤其重要。小龙虾虽然对污染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但是,也会发生出血病和水霉病等多种疾病。为了应对这些传染病,农业技术部门提供的办法主要有两种,第一是加强养殖区的消毒,使用高锰酸钾、二氧化氯和石灰等消毒剂(这些还算可以),甚至使用新洁而灭和福尔马林等有毒的消毒剂(池塘养殖克氏螯虾过程中的疾病预防与诊治)。同时,在养殖中后期每15~20 天投喂药饵3~5 天。什么是药饵?其实,就是饲料里加上抗生素。而喂给小龙虾的抗生素,有官方推荐的就有氯霉素、土霉素、环丙沙星、氟哌酸和克霉唑等等,甚至包括强致癌剂硝基呋喃类抗生素。我国的质监部门对此也是知情的,甚至知道硝基呋喃,从使用到检测不到,需要366小时(硝基呋喃类药物在克氏螯虾组织中
消除规律的研究。畜牧与兽医 2008年 第40卷 第2期)。这当然不是为了保证我国人民的食品安全,而是为了保证出口(出口克氏螯虾制品生产工艺。食品与药品Food and Drug 2006 年第8 卷第09A 期),因为小龙虾肉可以出口到欧洲和日本,所以,出口前我们的质检部门会为他们鉴定一下,看看抗生素是否超标了。
而这些抗生素中,有多种与肌肉溶解的发生有直接的关联,比如克霉唑中的杂环氮原子能与CYP450 血
红素中的铁原子直接结合,从而抑制CYP450 的活性,导致横纹肌溶解;而。喹诺酮类的环丙沙星、依诺沙星、诺氟沙星均是CYP1A2 抑制剂,可以促进对乙酰氨基酚、他丁类和其他药物导致的横纹肌溶解。所以,服用这些药物的人应该慎吃小龙虾。
不仅如此,我国很容易就可以买到所谓的水产促长剂,这些促长剂即包括各种性激素、生长激素,也包括喹乙醇等有害的促进生长素。这些也许都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
总之,我早知道我国的水产品是不安全的,所以,早就劝朋友们慎重食用了。但是,读了文献才知道,还有那么多的不知道。
我为我的无知而道歉,为我上一篇的错误而感到遗憾。但我也理解有关报道的误导,因为毕竟小龙虾是一个产业,尤其还要出口到日本和欧洲等地,为了GDP,宁肯承认国人使用洗虾粉,也不能承认小龙虾肉有问题,为了出口也要这样做。不过,给外国人吃,我就不评论了,作为国人,我认为应该衡量利弊,慎重食用小龙虾,特别是在目前肌肉溶解症原因还未明确的时候。毕竟,横纹肌溶解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不仅严重危害健康,可能导致肾衰,要花很多医药费(有这个钱,还不如直接吃大龙虾呢!),而且可以导致丧命,有时候对于横纹肌溶解,我们根本就是束手无策的。
为了健康,慎重食用小龙虾,避免发生横纹肌溶解。
南京市疾控中心否定“洗虾粉致肌肉溶解”说法
[导读]专家指出,对这种新发现的群体性发病原因的探究,不能凭经验,也不能太早下定论,而是要进行实验室论证,科学地探寻发病原因。
昨日本报报道了美味龙虾导致“肌溶解”,因食用龙虾引起肌肉溶解症患者近期在南京各大医院频频出现的消息,这条新闻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记者昨日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昨天傍晚6点左右,南京市卫生局专门就此事紧急召集了各相关单位进行部署,将从即日起着手调查龙虾事件。
南京市卫生监督所王振球所长告诉记者,以前他们就已经根据媒体报道的线索,主动介入调查此事,也走访了一些农贸市场和餐饮企业。“但是从现在开始,要根据局里的统一部署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和论证。”
因何致病?
南京市疾控中心:不可能是“洗虾粉”惹的祸
南京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说,疾控部门将召集相关流行病学家和营养学家等进行调查。和以往疾控介入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不同的是,龙虾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病例比较分散,是由各家医院上报到区县疾控中心,而汇总到南京市疾控中心的大概有20例左右。龙虾的来源比较分散,有的是家里自己烧煮的,有的是在外面餐馆吃的,他们之间没有一定的关联性,“如果20例都是来自同一家餐馆,同一时段发生的,调查和认定都比较简单,”这位负责人坦言,但是这么分散的病例,调查和取样是有一定的困难。“如果能明确是哪一种物质,也可以很快检测出来,但是现在不知道是哪种物质,比如把所有可怀疑的对象一一排除了检验。”这位负责人表示,必要的时候还要会同农林和药监部门,对可疑物质进行检测。
“横纹肌溶解症说是‘洗虾粉’惹的祸,我们认为不可能。”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李解权说,新闻报道该事情后,他们立即组织相关专家对此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基本否定了“洗虾粉”致病的说法。“洗虾粉”主要成分是草酸,是一种氧化剂,主要起清洁污垢作用,虽然草酸经清水浸泡和高温烹饪后会分解掉,但毕竟是化学物质,不宜在食品加工中使用。
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专家:不认同病例和龙虾有关
这么多病例真与龙虾有关吗?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专家唐建新并不认同。他说,现在的龙虾,饲养过程中以生态食物为主,食谱广泛而复杂,基本不需要添加人工饲料,也不需要使用任何药物。美国食品安全检查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我省每年都有大量的龙虾出口到美国,充分说明龙虾不是百姓认为的那么“脏”。
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建中也一再和记者强调,现在还不能确定是龙虾中毒。“由于龙虾本身不会合成毒素,他和河豚不一样。”吴建中表示,目前到底是什么原因仍然没有定论,探寻原因是一个科学的过程,不能凭印象凭经验。如果怀疑是哪种化学物质引发的中毒,必须要做实验,进行毒理分析。
三大疑点
记者了解到,随着南京各大医院收治的病例数量不断增加,“怎么吃,吃多少,都可能会发病”,这让很多研究流行病学的专家感到很不解,从目前的病历资料看,没有太多明确的指向性,也难以寻找规律。专家指出,对这种新发现的群体性发病原因的探究,不能凭经验,也不能太早下定论,而是要进行实验室论证,科学地探寻发病原因。而记者对鼓楼医院、省人民医院等上报疾控的病例来看,还存在着以下三大疑点。
■疑点一:在家烧煮的发病比外食的多
记者从上报到疾控部门的病例上来看,在家中烧煮吃龙虾的诱发“横纹肌溶解症”的人数还比在饭店就餐的要多。鼓楼医院是南京最先收治此类病患的医院,曾经从7月20日到7月28日收治的11位吃龙虾引起肌溶解的病人,都是从农贸市场买来龙虾自己加工的。他们无一例外表示,龙虾看上去新鲜干净,买了之后也洗刷的很干净,腮什么的都剪了。鼓楼该院上周又收治了一家人,其中小女儿已经住进肾科病区,这一家还是自己从惠民桥水产批发市场买来龙虾。记者采访时还了解到,一些家庭会在路边的流动摊贩手中购买,再想找都找不到人了。
当然,也有一些市民在餐馆里吃龙虾后发病的,其中8月中旬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连续收治一批病患,基本上是在同一时段,在南京某家龙虾馆吃的龙虾。事件被媒体披露的当天,白下区卫生监督所带队对涉及到的饭店进行了检查。据介绍,这家饭店在南京开了多年,从各项卫生证明来看,都符合规范,出现这样的“中毒事件”也是第一次。而龙虾的来源则是惠民桥一家门面房。
一位专家表示,小龙虾必须要蒸煮时间达到30-40分钟,但很多家庭不会煮这么长时间,不排除一些饭店的龙虾反复蒸煮过。但是一般市口好的店面每天龙虾销量很大,还为了保持口感,也不会煮太长时间。
■疑点二:和过敏体质有关
“这家龙虾馆每天这么多人吃龙虾,为什么就这几个发病?”疾控部门一名专家质疑说,从南京人每天吃龙虾的数量看,目前20-30个人发病比例依旧还算是比较小的,属于散发,他怀疑还是和人的体质有关。从这些例病患的分析来看,有的人轻,挂挂水就好了;有的人发病严重,需要住院治疗。所以有专家怀疑说,是不是还是和过敏体质有关。一些过敏体质的特殊人群在药物刺激后会产生异常免疫反应。而过敏体质又跟遗传有关,所以如果父母有一方是过敏体质,小孩很大的可能性也是过敏体质。
南京市中医院皮肤科石红乔主任说,龙虾是一种高蛋白食物,容易引起异种蛋白反应。从中医的角度讲,龙虾是“发物”,对过敏性体质的人来说是个过敏原,不少市民由于贪吃小龙虾,身上布满小红斑,奇痒难耐,严重时还伴有痛风发作。石主任提醒广大市民,特别是过敏体质的人,小龙虾一定要慎食。
■疑点三:吃得多的人未必发病重
在医院收治的一些病例中,龙虾吃得多的人发病重,但是此后出现的一些病例并没有继续“佐证”这一规律。比如前天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病人小宫,她的爸爸吃的最多,却没有患病,而她和妈妈每人吃了不到10只却造成了肾脏损伤。鼓楼医院上周收治的一个女孩,号称平时是“龙虾杀手”,但是这次只吃了八九只龙虾,就住进了医院。
甚至有专家怀疑说,有一些饲料添加剂也可以引起横纹肌溶解,抑或是烧煮的过程添加的作料中,是否含有什么诱发疾病的成分,这一切都有待于检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