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发黄大米还能以假乱真投入市场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16/2010 17:01:24   来源:-

  近来,国内粮价涨声一片。出于利益驱使,个别粮食经营者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大发不义之财。最近一周时间里,记者奔走于广东东莞市各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调查,发现不少厂商将发霉的大米抛光后,再掺入到各种品牌的大米中直接封包,然后投放到市场。

  由于发霉大米抛光煮熟后不易辨识,加之工人在与资方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所以发黄大米抛光后进入珠三角工厂,严重损害该地区工人的身体健康与权益。而且东莞一些农副产品批发中心厂商制造的假冒优质大米,还可能流向全国更多地方,从而对更大范围内的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但是令人费解的是,从记者的暗访情况来看,东莞一些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厂商抛光发黄大米制造假冒优质大米的行为,却能在近乎于半公开的状态下进行。一位在东莞市从事产品质量研究的人士对记者表示,大米严格标准样取样难和监管手段缺乏是假冒优质品种大米顽疾难以根除的重要原因。或许确如这位人士所表示的,当前大米质量监管确实存在大米标准样难以取样与缺乏检验手段等缺陷,但有一点却是显而易见的,即媒体记者能够通过暗访发现一些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猫腻,那些专司质量监督的政府职能部门显然没有理由对大米造假行为一无所知,任由部分厂商抛光发黄大米掺杂使假、以次充好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与权益。从这个角度来看,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不力,才是包括东莞在内部分地方农副产品市场大米造假现象猖獗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