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贫困、艾滋病是当今世界所面临最严重的三大挑战。早在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就在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向全球敲响警钟,首次提出了“食物安全”问题;此后,联合国又把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放在未来要实现的八个“千年发展目标”之首位,足见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生存和发展主题。本届国际农科院院长高层研讨会,把“粮食安全—科学技术与国际合作的作用”作为大会的主题,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的根本宗旨和精神,也体现了国际粮农组织和农业科研机构的使命意识和大局观念,必将对加速国际农业科技合作进程,共同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粮食安全,顾名思义,就是能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这个概念包括:(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2)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3)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粮食。目前全球粮食安全依然没有解除危机,甚至某些指标还在恶化:粮食供给处于紧平衡,粮食价格滞留于高位,饥饿人口有增无减。而在中国,耕地仅占世界10%,人口却占世界的22%,十几亿人的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2001年发表的《中国粮食问题》白皮书,明确表示中国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粮食基本自给,这是中国政府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基本方针,充分说明中国政府是对世界负责任的政府。
当然,影响粮食安全的各种因素中,人口因素是最为直接的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因素。影响因素还包括:粮食需求的膨胀,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恶化,粮食分配与消费的严重不均,消费结构升级加剧粮食供给能力,还有生态环境遭遇伤害,极端天气反复发作,气候变异直接影响粮食安全,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决不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问题,而是世界性的,有的是产生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无论是在粮食问题、农业问题还是在非农业问题上,世界上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存在着非常明显的自我保护主义倾向,粮食问题也就在这些以邻为壑与“零和”博弈的生态中被罩上极度不安的阴影。因此,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呼唤全球性方案,呼唤国际间的平等合作,如,提高全球性耕地的资本投入,营造公平合理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秩序,创建协调性与联动性的国际机制等等。其中,农业科技进步和国际间的合作,应该发挥极为重要的关键作用。为了粮食安全也是为了人类的生存,我认为,对农业科技不应封锁,无论哪个国家,发明了先进的有利于粮食生产的技术,都应该在第一时间里加以扩散推广,因为早一天的推广,可能会解除千万人的饥饿;粮食贸易不应人为设置不平等的壁垒,因为这样的壁垒会使千万人的生命受到威胁。
黑龙江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全省幅员面积为45.4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六位,现有人口3800万,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农业机械化水平、粮食调出量均居全国首位,是中国名符其实的“大粮仓”,去年粮食总产量435亿公斤,居全国第二位。目前我们正在依托资源优势,建设“千亿斤(500亿公斤)粮食产能工程”,通过实施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等“六化”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建立高产、优质、安全、高效的粮食生产体系,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黑龙江省对国际间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也非常重视,正致力于拓宽合作领域、扩大合作规模、提高合作水平。目前,我省已和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韩国、法国、德国及港台等6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农业科技合作关系,累计实施合作项目400余个,引进国外先进技术98项、优良品种120余个。水稻旱育稀植和大豆窄行密植技术就是国际间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成功典范的代表,正是这些技术使我国北方寒地水稻、大豆产量实现了大幅度增长。目前,黑龙江省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国际农业组织和国内外农业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我们愿借第三届国际农科院院长高层研讨会这个舞台,切实加强与国际农业组织以及各国农业科技专家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推进世界农业科技进步,维护粮食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