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俄大火烧高全球粮价 或引发粮食短缺风险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11/2010 13:35:43   来源:中证网

  近期,除外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地也遭遇高温干旱,而这些国家均列全球小麦出口前十名;加拿大降雨过度,欧洲部分小麦产区遭遇旱灾,澳大利亚闹起蝗灾,中国也遭遇南北方洪灾等不利因素。

  烧遍全球

  俄罗斯森林大火仍在继续,莫斯科在滚滚浓烟中挣扎。这场已持续了将近两周的大火不仅烧焦了俄罗斯的森林,也烧痛了俄罗斯人的心。大火不仅在经济上给俄罗斯造成巨大损失,并引起世界粮食市场的恐慌。

  烧伤经济

  俄大火“烧”点燃全球粮价高涨热潮,其禁止小麦出口的举措又或引发“全球粮食危机”。农产品价格上涨恐引发连锁效应,而资本纷纷进入农业领域进行炒作,不排除价格波动进一步放大并传导至其他更广泛的领域。

  烧高粮价

  全球粮价“凶猛”背后,谁将成为赢家?分析认为,俄罗斯小麦大幅减产、禁止粮食出口将使同为小麦出口大国的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受益;俄罗斯的出口声誉受损,北非和中东国家等俄罗斯小麦的传统买家开始从其他地区寻求货源。

  
  俄罗斯 大减产发布粮食出口禁令

  “全球粮食危机”要来?

  旱灾及高温引发的大火导致的农作物大面积绝收,促使全球谷物出口大国俄罗斯上周决定从本月中旬起直至年底,停止麦类、玉米等粮食及其产品出口。

  俄方的决定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引发动荡,全球粮食价格加剧暴涨。自今年6月以来,由于全球范围歉收,全球小麦价格已经累计上涨了50%。

  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日将2010年全球小麦产量的预测从6.76亿吨下调至6.51亿吨。此外,其他大宗农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也面临着减产和涨价的压力。

  虽然全球小麦的减产尚不足以根本改变国际小麦市场供需平衡状态,但小麦价格的上涨已经导致小麦玉米比价、大豆小麦比价偏离均值,这轮以小麦为首的农产品上涨格局将继续向玉米、大豆市场传导,农产品市场价格将继续上移。

  而小麦等农产品价格上涨恐引发连锁效应,导致全球面包、饼干等面粉类粮食,以至啤酒、饲料乃至家禽类价格等纷纷上涨,再加上资本由于看涨农产品价格,纷纷进入农业领域进行炒作,不排除价格波动进一步放大并传导至其他更广泛的领域。 分析人士指出,不排除石油、铜及其他工业品价格走高与农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叠加使西方经济体明年受到严重通货膨胀冲击的可能性。考虑到西方经济增长缓慢的现实及一些国家巨额财政赤字的压力,届时有可能再次出现“滞胀”——经济增长停滞和高通胀同时出现。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表示,由于欧洲债务危机影响,西方国家放慢了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步伐,加上天灾导致农产品减产涨价,“西方出现滞胀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西方的滞胀一旦成为现实,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就肯定会恶化。“滞”就是复苏乏力,对中国产品需求减少,会打击中国外贸出口;“胀”则会给中国带来“输入性通胀”,推动国内物价上涨。”他说。

  不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尽管一些主要出口国面临生产问题,但是世界小麦市场依然平稳,远远好于2007-2008年度世界粮食危机时的情况,此时尚无理由担心新一轮全球粮食危机的发生。

  
  粮食短缺风险挑战经济外部环境

  俄罗斯总理普京9日在政府主席团工作会议上说,根据俄罗斯农业部的最新预测,俄罗斯今年粮食产量为6000万至6500万吨。这是俄罗斯农业部第三次下调俄全年粮食产量预测值。

  普京说,即使持最悲观的预测,6000万吨的粮食产量也能满足国内需求。俄国内还有干预基金内的950万吨粮食以及2100万吨上年度粮食结余,而今年的国内粮食需求为7800万吨。

  而在本月5日,俄政府宣布临时禁止小麦、大麦、黑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面粉出口。禁令有效期为8月15日至12月31日。谈到粮食出口禁令,普京要求农业部动用干预基金干预粮食市场。他重申,关于禁令期限的调整问题只能视“收成情况”而定,“尽管这是临时性措施,但俄罗斯处于紧急情况中,必须关心俄罗斯民众和农业生产者”。

  自今年6月以来的高温干旱至今仍在俄罗斯部分地区肆虐,严重影响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

  中国今年的粮食生产也不容乐观。由于气候条件极端异常、国内物价总体呈上升趋势,今年中国农业面临的复杂局面多年未遇,粮食丰收前景的变数多多。

  受特大旱灾等因素影响,今年中国的夏粮中断了连续6年的增产,同比略减0.3%。进入下半年后,持续的流域性大洪水又对一些主要的秋粮主产区造成了严重影响。

  虽然中国的整体粮食对外依存度并不高,但是谷物等进口量并不算少,国际粮价上涨很可能通过谷物进口传导到中国,进而影响中国的粮食价格。中国政府正在严密监控粮食市场,严禁囤积粮食和哄抬价格以及其他违法交易。

  中国商务部价格监测显示,上周(8月2日至8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延续涨势,比前一周上涨1%。而此前的4周,中国食用农产品价格周环比也持续上涨,涨幅分别为0.5%、1%、0.7%和0.3%。

  目前中国各粮食主产区均已行动,通过采取加强农田后期管理、改种喜水农作物、早稻损失晚稻补等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在中晚稻上确保粮食丰收。


  乌克兰 取消部分小麦出口合同

  乌克兰数周来一直遭受着酷暑和干旱,短期内也没有明显的缓解迹象。乌克兰取消了数单小麦出口合同。这则消息加剧了对小麦供应紧张的担忧。

  乌克兰水文气象中心主任古里比达日前说,乌克兰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到30至35摄氏度,东部和北部局部地区最高温度则达36至39摄氏度。其中,首都基辅18日最高气温达35.3摄氏度,是1881年以来的最高气温纪录。未来两周,乌克兰绝大部分地区仍将持续高温天气。

  小麦出口大国俄罗斯遭遇严重旱情,致使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小麦价格创半个多世纪以来最大单月涨幅。分析师认为,俄罗斯小麦大幅减产将使同为小麦出口大国的美国等国家受益。

  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价格7月上涨42%,创半个多世纪以来最大单月涨幅。小麦期货价格2日大涨超过5%至每蒲式耳6.975美元,创近两年来新高。

  欧洲市场小麦价格2日飙升8%至每吨211欧元(约合277.6美元),自6月底以来上涨将近50%,创三十多年来最大单月涨幅。

  2009年,俄罗斯粮食出口量居世界第三位,在国际粮食市场的份额约为13%。出口禁令出台后,俄罗斯恐将好不容易取得的市场拱手让人,俄在国际市场的位置将被美国和法国代替。俄农业部副部长亚历山大·别利亚耶夫此前就曾表示,俄罗斯取得目前的出口地位并不容易,但“丢掉它却很容易”。

  兹洛切夫斯基认为,禁令将使俄罗斯的出口声誉受损,引发粮食进口国的不信任感。北非和中东国家是俄罗斯小麦的传统买家,目前它们正积极地从其他地区寻求货源。

  俄禁止粮食出口 有人欢喜有人忧:欧洲 27国小麦产量低于预期

  不仅是俄罗斯,近30年难见的旱灾波及到东欧大部分地区和哈萨克斯坦等小麦种植区,英国农产品分析机构表示,国际谷物理事会已经下调了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等产粮大国的小麦及其他作物的收成预期,同时警告欧盟27国的小麦产量在今年预计也只有1.368亿吨,低于此前的预期1.417亿吨。

  印巴 洪灾致小麦储备烂在田里

  在人口大国印度,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存放小麦的库存有限,小麦储备烂在田地,造成许多人口粮不足,推高了当地小麦价格。

  巴基斯坦西北部地区遭80年不遇的洪灾袭击,人员、财产损失严重。联合国援助机构4日警告,洪水引发的食品危机正在威胁部分灾民。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言人阿姆贾德·贾迈勒说,这一组织的工作人员正赶赴遭洪水切断食品供给的巴基斯坦西北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