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号称长江野生鱼其实多为洗澡鱼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09/2010 11:49:28   来源:-

  教你如何分辨野生鱼

  1、外观。野生鱼因其生活在流动的活水中,所以鳞片薄,呈灰白色,光泽明亮;饲养鱼因其生活在有污泥的静水中,所以鳞片厚,呈黑灰色,食用时有较浓的泥腥味。

  2、内脏。宰鱼的时候看鱼肚子里有没有油。如果没油,是野生的可能性大,因为野生鱼生存环境恶劣,吃不饱、睡不好。如肠子里油多,腹壁发黑,多半是饲养的。

  3、味道。由于江河水质优良,野生鱼的味道纯净,没有杂味、异味,肉质更加鲜美、细嫩。而饲养鱼食用时有较浓的泥腥味。本报综合

  5日,渔民龙思炳夫妇正在整理鱼网。

  通讯员 项江韵 摄

  昨天中午,烈日当空。在长江上漂泊了20余年的铜梁渔民龙思炳、宋光琴夫妇,将渔船靠在九龙滩的哑巴洞,准备要投放的饵钓。“这副饵钓有2000米长,昨晚放下去,今晨收起来,捕获了大约3斤黄腊丁。”龙思炳说。

  不过,像龙思炳这样在三峡库区以捕鱼为生的上万名渔民的生产、生活,将在未来10年将发生巨大变化。近日,《重庆市三峡库区天然生态渔场建设规划》通过由中科院院士曹文宣为组长的专家组评审。

  目前长江鱼产量不及鱼类总消费量的2%

  我市将出台三峡库区渔场规划,长江鱼将年产3万吨

  投鱼苗

  让长江鱼儿不孤单

  “下半年女儿都要读高二了,一直在铜梁蒲吕跟着外公住。我们终年在长江上漂荡,吃住都在船上,也没办法在岸上找到一个固定的住所,离老家又远,孩子一点都照顾不到。”宋光琴告诉记者,他们的渔船很小,最担心的就是刮风下雨。每当天气变化,他们就会把小船开到避风的河湾“藏”起来。

  宋光琴说:“前几天下暴雨,要是一个大浪打来,恐怕我们的小船就翻了。当时想,要是岸上有个稳定的住所,该有多好啊!”

  据了解,像龙思炳、宋光琴这样在三峡以打渔为主的专业捕捞渔船目前有2611只,下一步将改造1200只,新建3000只,这个“长漂族”总人数会超过1万人,他们有着和龙思炳夫妇同样的梦想。

  这个梦想也自然随着《规划》的实施而变成现实。根据《规划》,将在主城建设1000个泊位的中心渔港,分别在涪陵、万州和巫山建设500个泊位的3个中型渔港,在库区21个区县建设泊位100个的小型渔港,以及供水、供油、冷藏、渔具修造等设施。

  “三峡水库蓄水后,江面平均宽度超过1000米以上,有些平缓的库岸,完全可以建设芦苇荡这样的天然湿地,让水鸟栖息,让鱼虾繁衍。”龙思炳给我们畅想了一个渔民的三峡水乡风情,但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的这一番畅想也被写进了《规划》。

  我国一些著名水产专家认为,在三峡库区消落带条件适宜的区域,通过人工种植水生植物强化和完善湿地功能,或补充构建必要的人工湿地,在减少库区消落带及面源污染源向大库水域排放量的同时,湿地的水域也可获取大量优质水产品,是高效生态渔业的重要模式。

  根据《规划》布局,将在巫山、奉节、云阳、开县、万州、石柱、忠县、丰都、涪陵、武隆、长寿、巴南等适宜地区建设人工湿地渔业基地400处。

  据称,在坝前172~175米水位线范围的适宜地区,选择地势相对平坦的区域,通过必要的整治与改造,形成相对稳定的水面,建设人工湿地渔业基地,总面积将达5万亩。

  同时,还在库区、区县、主城区附近水域和风景名胜区水域建立休闲渔业区40处,为市民和中外游客提供休闲垂钓、旅游观光、捕捞体验、餐饮娱乐、体育竞技等休闲好去处。

  “你们作为长期从事江上打渔的专业人士,库区沿岸不少的餐饮企业都打出长江野生鱼的招牌,你们认为,有多少是真正长江鱼?”记者问。

  宋光琴笑了笑说:“哪来这样多长江鱼哟,多数是来自西三街水产市场的鱼。大不了最多放在渔船的网箱里‘透’一段时间的水,我们把它称为‘洗澡鱼’。要是像千岛湖的鱼那样贴着标签,打着防伪码,可能‘洗澡鱼’就不敢以假乱真了。”

  据市农委渔业处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重庆市水产品市场消费量达到60万吨,其中淡水产品需求量为50万吨左右。而2008年三峡库区天然捕捞的长江鱼类总产量仅为6860吨。

  根据《规划》,随着三峡库区天然生态渔场的建设,我市将重点推出“三峡有机鱼”品牌,通过严格的生产环境、苗种质量、捕捞作业、储存运输的一系列质量标准化管理,以“三峡”为招牌,打造“三峡有机鱼”品牌,实现年产有机鱼3万吨目标。届时,“洗澡鱼”就会淡出长江鱼的行列。

  本报记者 赵君辉 实习生 连晋

  龙思炳告诉记者,在长江上打鱼20来年,2003年是一个坎。此前三峡库区的鱼要好打得多,三峡截流以后的几年,捕获量明显减少。主要是水位提升以后,原来鱼儿产卵的地方发生了变化。最近几年,库区各区县农业部门都在不断的增殖放流,从2007年开始,捕获量开始有所回升。

  “据说《规划》加大了增殖放流的数量,我想长江野生鱼就会越来越多。这倒不是仅仅从我们渔民的收入增加层面来讲的,最主要的是三峡鱼类生态会更好!”龙思炳说。

  根据《规划》,建设三峡水库天然渔场,鱼类种群结构及数量是关键。资源增殖包括自然增殖和人工增殖放流,前期自然增殖恢复与人工放流并举,后期根据库区鱼类种群资源及种群结构变化情况,因时因地调整放流规模、种类。人工放流的苗种也必须为长江原种生产的子一代。基于三峡重庆库区的渔产潜力,按165米水位计,每年增殖放流数量确定为1亿尾,以鲢、鳙、草鱼、青鱼占主体,相当于目前增殖放流的5倍。

  “前不久,我们从巫山回来,在江面上真正体验了高峡平湖的壮丽景观。”龙思炳说,这么宽阔的水域,要是有成百上千的渔船一起张网,那该是多么美丽的景致啊!”

  不过,龙思炳的憧憬很快就会变成现实。有关专家认为,三峡库区库湾、库汊和沱湾是鱼类天然的栖息场所,设置围栏建设水域生态渔业牧场,采取放牧式作业,可以达到水质改良和渔业生产的双重效果。根据《规划》,在坝前水位165米以上不通航的适宜库湾、库汊和沱湾采用围网,确定水域生态渔业牧场。规划在巫山、奉节、云阳、开县、万州、石柱、忠县、丰都、涪陵、武隆等区县建设76个水域生态渔业牧场。

  据称,这些水域生态放牧渔场总面积将达到25万亩,其中巫山大昌湖区、万州苎溪河湖区和开县汉丰湖区,面积都在2万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