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大蒜生姜,何时不再“狠”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03/2010 10:10:01   来源:-

  年初,蔬菜价格一路上涨,一度被戏称为“蒜你狠”。

  最近,“蒜你狠”猛发力变得更“狠”。在一些地方,短短半个月时间,从之前的6元一斤猛蹿到10元一斤,在部分超市,甚至卖出了12元一斤的高价,比上好的五花肉还要贵。

  不仅仅是大蒜,绿豆、茶叶、生姜等各类农产品也出现了轮番上涨的现象。然而,大蒜价格疯涨,蒜农们实际上并没尝到甜头,小商贩们也只得到些蝇头小利,而市民的钱也掏出去了,真正大发其财的都是一些中间商。

  分析这一波农产品涨价的背后,不难发现都有炒家建仓—收购囤积—舆论造势—套现离场的炒作痕迹。而菜市场中的菜贩进货,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蔬菜批发市场,批发环节层层加价,特别是当前的高价赋予了经销商更大的加价幅度。

  笔者认为,要保证市民、菜农的双方权益,减少农产品的流通环节是一条有效途径,农超对接则是一个好办法。

  近来,我市人本、世纪联华、好又多等多家超市在“农超对接”上纷纷提速。通过农超对接的直采模式,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并最终惠及消费者。在人本超市上陡门店果蔬销售区,西红柿、黄瓜等蔬菜都是“农民直供蔬果”,这些农产品的单价比市场上要实惠一些。除人本超市的“农民直供蔬果”外,好又多超市的山东苹果、世纪联华超市的奉化水蜜桃等“农超对接”产品,都非常受顾客欢迎。

  其次,进一步拓宽农产品的流通渠道,也能增强农民和市民的直接话语权,保证双方的权益。对此,洞头的工商部门做了新的尝试,由其主办的洞头土特产交易网正式上线以来,为当地经营土特品的广大企业和渔农户开辟交易渠道。目前,温州星贝海藻、苦丁茶专业合作社、洞头县绿园蔬菜专业合作社等农户企业已通过该网站上网吆喝,发布了藻类、鱼类、虾类、蔬菜等供求信息。

  此外,政府加强对农产品生产供应的科学指导也尤为迫切。一方面,基层政府的价格监管部门应与农业、统计部门联动,改变农户信息不对称的劣势;另一方面,政府还应完善对小宗农产品的收储调控,避免产量大起大落、供求严重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