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因素占据上风 大豆短期整体偏强
一、行情走势回顾
7月份美豆期价触底反弹,期价大幅上涨。月初11月合约期价在触及900美分后,期价快速反弹,7月7日以一根大阳线宣告了反弹的来临,此后期价快速上涨,在7月16日创出了新的高点992.75美分/蒲式耳,截至27日,月度期价上涨达到63.6美分,涨幅达到7.05%。
国内期货盘面在本身基本面和外盘带动下,同步上涨,豆粕表现抢眼。1101合约期价在外盘大涨的带动下,在7月8日跳空高开,此后9日和16日也跳空高开,期价走势强劲。在16日期价跳空突破2900位置后,创出2948元/吨的高点,但在26日期价未能突破此高点后,期价回落整理。大豆1101合约走势要弱于豆粕,本身基本面的疲软使得期价反弹反弹的压力较大。7月下旬开始,资金开始由1101合约移仓1105合约,远期1105合约也成为了主力合约,在此过程中,多头主动移仓使得远期合约走势要强于近月合约。
二、宏观经济面
1、欧盟区主权债务危机缓解
在此前几个月,市场一直担忧欧债危机,但希腊和西班牙的发债良好缓解了市场的忧虑情绪,欧元兑美元也一路走高。在对欧洲银行业的压力测试中,大型银行大多轻松通过了压力测试,也令市场信心增加。虽然穆迪等评级机构将葡萄牙的评级下调,但从欧美股市走势看,欧债危机在短期内利空影响已经减弱。
2、美元指数持续走跌
在危机的背景下,美元的避险的需求上升,欧元的低迷给予美元指数的上升很大的贡献度。因为相比较其他资产,美债券等美元资产的避险作用受到投资者青睐,后期美元的需求仍会旺盛。从美元指数的技术走势看,虽然6月份有所回调,但长期上涨的态势并为改变。
美元指数自从6月初开始下跌以来,跌势不减,已经由最高点的88.708跌到82点附近,美元指数的持续下跌,提振了商品市场的走势。
三、国际大豆影响因素分析
1、七月份供需报告相对利空,但影响有限
本月份的供需报告调高了美豆的产量,产量调高主要是由于美豆种植面积的调高,在6月30日的种植报告中,农业部预计种植面积能在7886.8万英亩,而在供需报告中,种植面积调整为7890万英亩,种植面积提高,同时将单产水平预估维持在42.9蒲式耳的水平,使得产量被调高。
同时,报告调低了10/11年度的期初库存水平,主要是由于中国对09/10年度的美陈豆需求仍在。南美地区10/11年度的新豆销售相对缓慢,同时农户对价格仍保有较高的期望,这使得部分采购需求不得不重新转向美豆。从每周四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出口销售报告看,中国对美新豆的订购积极,这使得10/11年度的美豆出口上调。产量的增产为中国的需求所抵消,因此期末库存维持不变。
2、天气炒作来临
到6月份末,美豆播种基本完成,种植面积也基本得到确认,市场开始将目光转向天气的炒作。虽然从6月下旬到7月份,大豆产区的天气状态比较良好,但由于8月份是天气生长的关键时期,交易商仍倾向于在期价上预先建立风险升水。从历史走势看,7月份也是传统的天气炒作的时期。
11月大豆近期涨势的高点在992.75美分,虽然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产区天气仍有不确定性,但是目前的天气仍没有太大威胁,大豆的优良率较好。目前期价走势呈现平台整理,但如果后期天气炒作加剧,上方的顶部位置应1050美分左右,但预计难以触碰到。近几天的期价走势较为关键,将显示交易商对后期天气的担忧程度。
目前美豆的优良率仍在67%的水平,和去年同期的水平相近,到8月份大豆结荚时,天气炒作反而可能失去炒作的题材。
3、南美大豆销售仍显缓慢
巴西与阿根廷大豆的收割已经完毕,虽然随着7月份CBOT价格的上涨,农户销售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但是总体看,销售进度和中国等的采购需求仍存在差距。巴西和阿根廷的农户仍寄希望与价格的上涨,特别是在目前的天气炒作氛围中,目前帕拉纳瓜港的大豆卖家每吨较CBOT8月份合约升水为100美分。
分析机构Celeres周一称,截至7月23日,巴西大豆生产商2009/10年度大豆已销售完成78%,高于一周前的76%,2009/10年度大豆产量为创纪录高的6850万吨。Celeres称,新作销售步伐仍落后于去年同期的83%。
南美地区大豆的销售迟缓使得中国等买家重新采购美豆,使得美陈豆库存下降。目前虽然市场上销售的主要为南美大豆,但由于CBOT市场的特点,交易市场主要关注的焦点仍是美豆的天气炒作。
4、CFTC持仓净多持仓大幅上升。
从7月份开始,商品基金在美豆期货上的净多持仓大幅增加,截至7月20日,商品基金经过持仓为95495手,较6月末净多持仓上升了51574手。
四、国内市场分析
1、国内大豆供需状况
7月份供需报告对中国的供需状况做了调整,期初库存有6月份报告的1262万吨调高到1362万吨,这是历史的新高。报告根据当前中国对新豆的进口进度,调高了大豆的进口量,相应的也调高了期末库存。从5月份开始发表10/11年度的供需平衡表以来,期末库存和期初库存逐月调高。
2、大豆到港保持在高位,但8月份开始将下降
6月份先前预估达到600万吨,此前有消息称一些油厂已经洗掉了一部分船只,大约在10船左右,并且一部分船被推迟。但海关后期发布的报告称六月份大豆到港量为619.9万吨。目前大豆港口库存能在630万吨左右,数量仍旧比较庞大。7月份预估到港量在580万吨,8月份在388万吨左右。
目前油厂的大豆库存压力较大,部分地区的豆油出货尚可,但是豆粕现货的销售不佳,库存压力较大。预计后期油厂难以采取停机挺价的策略,大豆的供应压力将使得开工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后期油粕的供应压力仍在。
3、国产大豆苗情状况良好
国产大豆已经播种完毕,6月份是其关键的生长期,从我们公司考察的情况看,大豆出苗的情况良好,主要受益于6月份良好高温的天气,这也缓解了先前对大豆播种推迟的担忧。种植面积目前仍不确定,但是播种面积下降的概率较大,农委的数据是6500万亩。
今年市场的焦点放在国家是否会继续收储上,经历了两个年度的收储,目前国储大豆的库容和资金压力较大,仓库总仍有许多08年度的大豆,国储大豆面临存储压力。虽然油菜籽的继续收储政策表明国家支持农产品(16.92,0.10,0.59%)价格的态度。预计新年度国家继续收储的可能性偏大,但是存在一定变数。
4、猪价大幅上涨,带动豆粕现货价格回暖
生猪价格在经历了持续的下降后,从6月末开始反弹,到了7月份,猪价更是大幅上涨,主要原因是猪源过少,存栏量偏低,使得肉价在长期低迷之后出现报复性反弹。另外,南方一些省份遭受了洪水灾害,也造成猪病发作,这都使得生猪供应紧张,7月份猪价大幅上涨,毛猪价格上涨了1-2元。目前随着猪价的上涨,虽然玉米等饲料的价格也在上涨,但猪粮比已经达到了6.4,而一个月前的猪粮比还在4.5。
生猪价格的上涨,使得养殖利润回升,目前的养殖利润粗略估算能在70元/头左右,这对后期的豆粕消费市场具有利好支撑。目前饲料厂在前期豆粕现货上涨的过程中,备货的周期一般放在在两周左右,按此进度,加上生猪存栏量的上升,8月份的豆粕现货价格底部支撑力度较大。
从目前的豆粕现货来看,在3000元/吨左右的价格的现货成交情况一般,但8月份合约的价格一般在3000元/吨以上,进入8月份后,此价位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支撑点位。
五、观点总结与后市展望
1、天气炒作短期内仍会支持美豆期价,但上方空间有限
经历了7月份的天气炒作后,美豆期价创出了新的高点992.75美分,随后期价进入调整。目前看美豆的优良率依旧良好,难以继续提供期价上冲动力。按照目前的优良率和天气预报看,大豆单产保持在42.9蒲式耳/英亩的可能性较大,但如果8月份天气出现不利,期价上方的位置应在1040美分左右,但预计难以达到。
但我们要看到,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美盘止步于千点下方,但在7月末的短暂的回落迅速回升,这表现出来短期强势的特点,虽然说上方的空间不大,但仍要注意这种短期强势的行情。
2、国内基本面较好,期价短期预计偏强
黑龙江大豆的苗情良好,但目前大豆主要关注点放在国家的收储上,从近期的政府讲话和中储粮的准备库容看,新季度继续收储的可能性较大,但收储价格预计将有所调整。大豆1101合约3870元/吨、1105合约3940元/吨左右的期价虽然相对于可能的收储价格略显偏高,但考虑到需求的增加,和目前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氛围,市场对后期的价格仍有期许。
预计大豆豆粕合约在中长期仍就会受到偏松的供需面的影响,但在短期内,由于有外盘的天气炒作、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生猪价格回暖和预期收储的支持,期价近期保持在高位运行的力量仍在。中长期虽仍需持有偏空的思路,但在短期内应灵活对待,目前可以偏多为主。豆粕1105合约的上方位置可看在2950-2970元/吨处,大豆1105合约暂看在4000-4050元/吨左右。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