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中储粮总经理:外资进粮食市场会带来极大风险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02/2010 09:32:06   来源:腾讯网

  让老外扼住脖子很危险

  外资进入中国粮食购销领域,让中储粮总公司总经理包克辛极为担心。他认为,外资粮商已经掌握了中国植物油销售的终端渠道,然后他们再建立或收购面粉厂、大米加工厂,用植物油的销售渠道进入粮食消费市场,这会给中国粮食流通带来极大风险。

  记者了解到,目前的益海嘉里已经具备日处理小麦5000万到6000万吨的面粉加工能力,这个规模已经超过中粮、成为国内仅次于五得利的第二大面粉加工企业。

  还是益海嘉里,在今年4月就已宣布,未来3-5年其旗下“稻米油”的年产量要达到10万吨。记者推算,仅此项目益海嘉里年处理水稻就会超过800万吨即160亿斤,约占今年我国夏粮总收成的6.5%。

  广东一位农业专家披露,目前益海嘉里在全国各地建有60多家粮油加工厂,手中握有中国大陆50%的食用油市场份额,拥有“金龙鱼”、“胡姬花”等多个知名品牌,还参股“鲁花”、“福临门”等,迫使国内大豆加工企业集体“缴械”,这曾引发各界对食用油产业安全的担忧。如今,益海嘉里等外资企业直接介入粮食收购环节、不断蚕食粮食加工行业,应引起政府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与警惕。

  广发证劵农业领域研究专家熊峰也认为,外资企业等多主体进入粮食购销领域后,有可能使政府有关部门不能及时掌握粮食库存和购销状况,导致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在当前的通胀预期下,部分企业和商人会囤积粮食,然后释放出各种信号,像炒作绿豆一样趁机炒高粮价,这会对粮食市场的稳定和社会稳定产生巨大影响。

  熊峰还告诉记者,前几年中国还曾出现过一个怪现象———国际粮价上涨时中国用巨资进口粮食,国际粮价大跌时大量出口粮食。今年的粮价波动,希望不要重蹈当年的覆辙。他认为,中国应建立起有效的监控和限制措施,密切关注跨国粮商的粮食流向。

  外资涌入是正常现象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几年有很多资金进入中国农业领域,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农产品的市场定价能力,从今年的夏粮收购可以看出:在国企、外企的抢购下,以最低收购价购粮的粮食储备部门面临收粮难。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表示:“大家都觉得中国的农产品价格还有大量上升空间,资金涌入是正常现象。”

  “国家一直在执行低粮价政策,农民收入提高慢,种粮积极性不高,90%的农民都种菜去了。现在什么都在涨价,就粮食涨得少,今后上涨的空间还比较大。”郑风田认为,从成本角度来看,今年夏粮的价格其实不算高,这样的价格能使农民获益,有利于提高其种粮积极性。

  郑风田并不认为粮食会像大蒜、绿豆一样疯涨:“小宗农产品国家过去不管,但现在有人炒作才要打击。大蒜、绿豆盘子小,而且产地集中,几十亿元就能囤积很大比例;但是大宗农产品比如小麦、水稻、玉米,产地分散,盘子大,几千亿也不能影响市场。更重要的是国家对大宗农产品有托市手段,通过粮库掌握大部分的农产品,目前来看定价权还是在国家手中。”

  对于外资进入农业,郑风田认为只要监控得当,其实是值得鼓励的:“我们要看到国外的资金主要在做产业链整合,这些公司本身是搞农业的,他们进入中国有带头作用。外资是真正进入行业的,专业化水平很高,没必要打死。现在我们对外资有各种误解,国家政策经常走两头极端。”

  在郑风田看来,中国农产品的外资投入“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我们是农业大国,但只是生产大国,食品加工比较落后,出口也很少。国外的专业公司进来,可以借助外资的品牌、技术和营销网络,把中国农产品卖到国外去,这是好事。”

  当然,政府对外资的监控也十分重要。郑风田的观点是,在粮食方面,国家要对主粮牢牢掌握,有足够的储备粮就行,对小宗农产品只需打击游资炒作;对于外资,可以欢迎他们投资农业,但是前提是不能控股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不能任由他们“掐尖”收购国内的龙头农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