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幅前高后低,涨势有所减缓。”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对今年以来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走势如是判断。有数据为证———上半年山东CPI同比上涨2.3%。其中,前两个月分别上涨2.1%和2.9%,2月份涨幅创2008年11月以来的新高。而后,涨势逐步趋缓,3-6月份分别涨2.4%、2.4%、2.2%和1.9%。当前处于下降通道。
正基于此,山东调查总队对全年CPI走势的预测颇显乐观,“预计在正常情况下,山东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仍将保持温和上涨的态势,全年涨幅不会超过3%。”
粮价余波
分析今年上半年数据,粮食价格波动和季节性、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成为左右CPI走势的关键因素。
值得关注的是,山东粮价呈持续上涨之势。自2006年5月以来,全省粮食同比价格指数一直为正;环比价格涨多跌少,且已连续18个月上涨。在2009年全年上涨4.4%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全省粮食价格同比又上涨了12.8%,涨幅比上年同期高10.4个百分点。其中,大米价格上涨28.4%,面粉价格上涨8.7%,粮食制品价格上涨4.2%。粮价上涨影响食品类价格上涨1.2个百分点,影响总指数上涨0.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季节性、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鲜菜、鲜果价格季节性波动,对总指数影响突出。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中有接近一半是因鲜菜鲜果价格上涨引起的。而西南干旱增加了短期内物价上涨的压力。尽管西南地区并不是我国的主要产粮区,但部分农产品(000061,股吧)的产量却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如白糖(资讯,行情)、茶叶、烟叶等。受其影响,上半年食糖价格同比上涨了11.8%,这给其下游食品行业带来成本压力。
全年“温和上涨”
展望全年价格走势,山东调查总队的判断是“温和上涨”。此4字背后,是多重因素的“角力”———既有食品价格稳步上扬、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上拉”,也有输入性通胀压力缓解等因素“下拽”。
食品价格仍是左右CPI走势的重要力量。山东调查总队消费价格处相关人士表示,我国粮食供求依然长期偏紧,粮价将保持平稳上扬的态势。生猪市场的潜在产能仍然处于过剩状态,因此猪肉价格还将持续在低位运行,进入四季度消费旺季后,才有可能反弹。
促升CPI的,不仅是食品涨价,还有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因素。今年各地纷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一季度有7个省市区对最低工资标准作出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平均提高幅度达17%,年内还有20个省市区计划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山东于5月1日起全面上调该标准,比原来平均增长21.2%。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后,社保、公积金等福利待遇都会相应上调。部分上涨的劳动力成本将会转移到相关产品价格中,目前服务项目价格上涨已揭示出这一点。
尽管“上拉”力量颇大,但“下拽”因素也不容忽视。令人欣慰的是,输入性通胀压力趋于缓解。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不确定性加大,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回落。此外,欧洲债务危机使得欧元走弱,美元被迫升值,进一步降低了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紧迫性,舒缓了输入型通胀压力。因而总体来看,山东乃至全国的CPI走势将保持“温和上涨”。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