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进口大豆冲击大 警惕一场杯具豆上演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19/2010 13:02:58   来源:腾讯网

  市场经济物竞天择,同为豆类却命运迥异,大豆和绿豆这对兄弟当下可是演绎了一出冰火两重天的悲喜剧,据媒体报道,一个直接导致黑龙江近100家油脂企业超过半数停工停收,而农民种植大豆的面积随之锐减;另一个却是助力大小炒作游资赚了个盆满钵满。

  诚然,市场经济讲的是商机,即便出现一些人为炒作,也属于可以想象的范筹,况且这些看似无序的市场竞争,还有国家部委监管的“金箍咒”呢?更何况有些炒作不过昙花一现,比如炒绿豆上演的“豆你玩”。

  然而,大豆出现的问题,值得警惕。

  首先,进口大豆对国产大豆的冲击明显。据7月初阿里巴巴大豆网上的报价,国内大豆价格均处于4000元/吨的坎上,而当前的国外进口大豆价格到岸价却降到了3400元/吨,如此价格差异直接助推了我国5月份进口大豆超过500万吨,6月份630万吨,连续刷新月度进口纪录,很显然在这样一场此长彼消的市场竞争中,国产大豆已经没有优势可言。

  其次,豆农并没有因上涨的价格获利。大豆虽然价格上涨,但是产量较低,目前,国内的大豆亩产也就在130公斤上下,低于世界上大豆平均亩产量30公斤左右。于是,农民种大豆有点像是拿田忌的马和齐威王的马相比,在此语境下,出现黑龙江今年大豆种植面积较2009年减少近10%的情况便不足为怪了。

  尽管,时下的大豆种植户和大豆加工企业,都在不同程度地遭受着进口大豆的冲击,在市场上已经丧失了主控权。但是,笔者以为“狭路相逢勇者胜”,在大豆产业的发展上更应该痛定思痛,一方面增加我国大豆的种植面积,在提高产量上下工夫,另一方面在大豆加工产业上做文章,提高大豆加工的附加值,给我国的大豆产业一个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不能在国际市场的冲击下,让“黑龙江的大豆消失掉”。

  试想,一旦我们在大豆产业上丧失了话语权,恐怕更谈不上会有什么定价权,徒留买方市场的无奈,该是多么的悲哀。

  (中国青年报 郑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