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兼听中医和西医 健康饮食自己做主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17/2010 14:39:00   来源:食品商务网

  兼听中医和西医 健康饮食自己做主

  对于很多日常的保健问题,中医和西医各有一套自己的见解。到底谁的观点对,谁的观点有偏差?其实,在“兼听”了中医和西医之后,我们往往能够更好地作出自己的判断,毕竟,自己的健康,最后还需自己做主。

  一日三餐:不饿不食VS定时定量

  中医观点:吃饭不能看外界的时钟,而是要看自己的生物钟,即自己什么时候感觉到“饥饿”了,就是该吃饭的时间。很多人规劝大家要吃早饭,但却不关注早晨起来人是不是觉得饥饿。倘若这时候头天晚上的饭还在胃里没有消化,一点食欲都没有,却又要塞进去一堆鸡蛋、牛奶,这就相当于硬塞了毒药。

  即便是感觉到饥饿了,也要慢慢进食,细嚼慢咽,吃到七八分饱就打住,留点儿余地。

  西医观点:如今很多人选择不吃早饭,或者因为工作繁忙将午餐或者晚餐的时间推迟,这些都无益于身体的健康。在我们看来,定时定量是一种科学且有益的进食习惯。人体感觉饥饿,主要是通过血糖的高低来控制,但这种“饥饿感”又往往会受到众多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很有可能不那么准确。定时定量,才确保了人体的血糖维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给身体稳定地提供能量,并使得身体正常机能得以维持。

  喝水:水中毒VS每天8杯水

  中医观点:早上起床后不分青红皂白,先灌几杯水的做法,其实非常的荒谬。大家都知道,喝水能补充体液。但是,如果水的温度太低,喝得又太多,胃来不及将这些低于体温的水加热到一定程度,小肠也无暇化解水的分子链,那么在一系列复杂的肠胃活动之后,水就无法变成人的“津液”。这些水要么穿肠而过,要么蓄积中毒。结果,水喝得多,尿得也多,越喝越干燥。所谓喝冷水也长肉,其实就是喝水导致水肿,中医称之为“水毒”。治疗水毒,首先要停止盲目灌水,其次本着不渴不喝,渴了之后必喝热水、每次只喝三口的原则。

  西医观点:人体的组织主要成分就是水,所以补充水分的作用毋庸置疑。口渴便是身体细胞发出的“已经存在脱水”的信号,所以,如果一定要等到口渴才喝水,那肯定已经来不及了。虽然,过多饮水会带来肾脏的负担,但不及时补水的危害更大,会导致便秘、肤色黯淡、干燥、外油内干等情况。因此,健康专家提出了“每天8杯水”的建议。当然,饮水不当会导致“水中毒”,这主要出现在盐分过度丢失以后,过量补水导致电解质失衡状态下细胞水肿。此外,饭后不要过多饮水,防止胃肠道负担,而每天喝的汤水、当作饮料的蔬果汁之类也应该计入饮水量。

  牛奶:阳虚不胜阴寒VS乳糖不耐受

  中医观点:中医饮食,非常讲究食物的“性”,即食物的寒热性质。寒性的食物,本身具有寒毒,正常人过量食用,难免损伤正气。寒性最重的食物首先就是冰水、冰棍、冰激凌、冰可乐、冰啤酒等,其次就是牛奶了。很多人只看到牛奶有营养的一面,却忘记了自己能否消化吸收。很多人喝完牛奶会出现腹泻或胀气,中医认为是阳虚不能胜阴寒。其实,不能消化出现腹泻还算是幸运的,倘若有人不能消化还一味储存,自己却一点感觉也没有,结果阴寒在体内积聚,导致糖尿病、肥胖症等一系列疾病的发作。如果在煮牛奶的时候加一些热性食物,比如干姜之类的,再喝牛奶就不会腹胀、腹痛、腹泻了。

  西医观点:牛奶的营养价值毋庸质疑,研究也证实,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每天喝适量的牛奶,可以促使其成长得更快、更好。

  牛奶之所以会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完全应该归之于它所含有的独特的营养成分,乳脂含热量高,易消化,并含有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而牛奶富含的钙、磷等则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矿物元素。不过,也有人喝了牛奶会有不适反应,这是因为他们肠胃里缺乏消化乳糖的乳糖酶造成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乳糖不耐受。对于这样的人群,可以选择经过特殊加工的不含乳糖的牛奶来食用。

  如今,中医和西医也在相互学习,各取所长,以达到共同的繁荣和发展。到底是选择相信中医,还是更认同西医?您自己的选择可能就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