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公共场所禁烟 官员应先带头戒烟
在最近召开的北京市控烟执法论坛上,北京市修订禁烟规定的立法参与者崔小波表示,有望把该市的禁烟范围扩大至全部室内公共场所。
一些城市公共场所实施“控烟令”已经多年。然而,不分场合“吞云吐雾”的烟民依然比比皆是,禁烟标志形同虚设。人们不禁要问:“控烟令”为何不起作用?其实,要实现公共场所禁烟,官员应先带头戒烟。
目前,卫生部机关大楼是全国部委机关中唯一的无烟政府大楼。除了推动无烟工作场所迫切的原因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卫生部现任部长中没有一个吸烟的。正是抓住部长不吸烟这一有利时机,卫生部开创了无烟政府办公楼的先河。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都会有同样的体会:如果单位的一把手不吸烟,工作场所吸烟的人会明显减少。反之,如果单位领导认为吸烟是“厅局级的享受”,没有意识到“送烟就是送危害”的时候,工作场所就会“烟雾缭绕”。
吸烟是个人嗜好,为什么要让官员带头戒烟?作为公务员,特别是拥有公权力的官员,在拥有公权力的同时,就要放弃一部分个人的权利。害自己又害别人的吸烟行为就更该放弃。从2003年起,世界卫生组织在录用新职员时,就不再录用烟民。47岁的奥巴马有着将近20年的烟龄,但他从参与竞选时就承诺不吸烟,并一直坚持。我们的公务员能不能带头戒烟,为全社会做出控烟的表率,为无烟公共场所尽一份力?
让官员带头戒烟,不只是对个人健康的保护,更能防止他们在腐败中落马。如果认为“不装腰包的腐败不是腐败”,那看似不起眼的公务用烟,烟熏火燎中烧掉的则是一张张纳税人的钱。这些来路不明的权力之烟,不仅含有损害健康的焦油尼古丁,而且有攀比消费、贪图享受、权力滥用的毒素,与建设廉洁政府、节约型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
创建无烟城市、无烟公共场所,从“无烟奥运”到“无烟世博”,无烟中国的路很长,充满艰难。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各级官员应率先垂范,带头戒烟。尤其对那些抽公家烟上瘾、花公家钱无节制的官员来说,实施强制性戒烟更是势在必行。最好能出台新规定,在今后,录用公务员,凡抽烟者一律不准录用。
当然,要想实现公共场所无烟,单靠官员戒烟是不够的,还需要出台公共场所禁烟的全国性法律,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让国人不再受烟草危害,让无烟的中国早日到来。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