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瓜”与“陆地瓜”同期成熟,销售优势没了 最多还能挺一周,要不就熟过劲儿了
“生荒地”头一茬的西瓜,皮儿薄、瓤儿甜,却没人买。
眼看着就要烂在地里的150万斤“地雷”西瓜,新民市韩坨子村的村民欲哭无泪。
200多棚西瓜 只卖出17棚
昨日13时许,记者驱车2个多小时,来到距离沈阳市区110多公里的新民市周坨子乡韩坨子村。200多棚西瓜,种的全是“地雷”。
“以前都是上门收,今年也不知道咋地了,说啥没人要了。”具有10多年种植经验的徐老汉,坐在自家大棚边上,看着已经熟透了的西瓜皱着眉头说。
徐老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要是这西瓜彻底烂地里了,一个大棚至少损失5000元。”他家7个棚算少的,有的人家有20多个大棚,那得赔多少钱啊。
为了把这些西瓜卖出去,村民也想了不少办法。收瓜的车不来,村民就主动出击。一位叫李忠山的村民告诉记者,四五天前,他们就带着“样品”到周坨子乡去拦收瓜车。“我们三四个人,从早上5点多,一直站到中午,才拦了不到5辆车。”李忠山称,那些收西瓜的车一听到“韩坨子”都不爱来,要不就把价钱压得贼低。
一位姓张的村民无奈地说:“卖出去的这17个大棚,都是托亲戚、朋友拉关系请来的,只能解决个别家,根本问题解决不了。”
实在没办法的村民,只有求助本报。焦急万分的村民告诉记者,地里的西瓜最多还能挺一周,要不就熟过劲儿了。
春天太冷种晚了
“大棚瓜”优势没了
徐老汉顺手在地里摘下一个西瓜:发白、带灰儿、圆乎乎的很均匀。刀尖往上一搭,“啪”的一声就开了,皮很薄,瓤很红。记者咬了一口,很甜。
村民们告诉记者,滞销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今年春天比较冷,种瓜比往年晚了10多天。这样一来,熟的时候就跟“陆地瓜”碰上了,失去了“大棚瓜”的优势;二是,村里往外去的10多公里道儿不好走,他们种的“地雷”还脆,稍一颠簸就爱裂。
该乡乡长付铁良表示:这些年来,韩坨子村的西瓜一直是自产自销,没出过这样的问题。乡里也想了一些办法,但都收效甚微。一是买家要看到产品才会决定买不买,二是西瓜这样的大众水果,种的地方很多,买的人也会根据就近、价低原则灵活购买。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