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山竹、榴莲、进口黑提等是历来倍受青睐的进口水果,但也有像牛油果、蛇皮果、啤酒梨和金果等,由于价格高、口味“特殊”,销售状况不佳。进入高温天气,本应该是水果市场的销售旺季,而近日据一些水果经销商反映,今年水果价格普遍偏高,但相比往年走货慢,尤其遇上不少洋水果普遍的“高价病”,还可能赔钱...
高温季水果反遭“寒流”
一些水果批发价格比去年涨了30%,而且由于价格偏高直接影响了销量,有的水果销量今年不及去年的50%。面临这种情况,水果商们只能采取“冷藏”压货措施,樱桃、荔枝、芒果、皇冠梨等水果批发商都表示今年压货现象严重。但是,“如果存货太大,即使再冷藏一季,留到冬天价格肯定要下降,到时候就要赔钱处理了。”
“一季度,水果价格的整体涨幅为15.9%,4月份涨幅则达到了16.4%,可以说,今年水果价格的涨幅,已达到了近几年相当高的水平。”专家对此表示,今年上半年的气候非常规变化,推迟了水果上市的时间,也加重了运输难度,使得大多数水果面临着因高价格而被“冷落”的尴尬。而推动水果价格的因素还包括: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化肥、运费等价格上涨。
据分析,近期国内水果市场还将以高价位持续运行一段时间,因为目前来看,无论从人均消费水平还是需求上看,都没有出现能使其降价的迹象。
标识、价格阻碍进口水果市场
据消费者反映,进口水果在超市的标价不统一,例如同样来自美国且外包装也完全一致的红提,在某超市售价是16.8元/斤,另一同等级超市的售价则为29.8元/斤;从日本进口的同一果形的柠檬,一家售价3.5元/个,另一家则卖1.2元/个。
不仅价格乱,标识也是让进口水果市场冷清的一大因素。在超市发现,泰国榴莲、美国蛇果、日本柠檬等颜色鲜亮的进口水果,有的贴了全外文的标签,有些则仅用塑料包装,袋子外面完全没有水果产地、名称的标注。
这样一来,即使进入高温季,进口水果的销量也不能像往年那样回升,有的超市,进口水果的销量以往能占到1.5成左右,今年仅1成;部分进口水果的老商户也表示,销量同比下降了1/3。
市场冷清有待调控
据了解,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多数商家无合法进口手续,“洋水果”的进货渠道不明。据长沙红星工商所一负责人介绍,红星水果批发市场的进口水果,这里的商家(二级供货商)一般是从沿海城市的供货商(一级供货商)处进货,然后再进行分销。一级供货商需具备海关、税务、出入境检验检疫等三方面的合法手续,而二级供货商只需这三方面手续的任何一个的复印件即可以了。如果二级供货商或相关商家无法提供手续,就是非法经营。
虽然这种价格乱、标识乱的现象正在愈演愈烈,市场“裹足不前”,然而目前也没有法规、制度进行彻底整治。一业内人士表示,国产水果贴上进口标签后,销得更快、卖价更高,对农民来说并非坏事;而另一市场人士也表示,进口水果的成交量不大,但金额几乎占商户成交总额的一半。
市场虽乱,商户乐得其所,然而务必影响市场健康、长远地发展,彻底整治不容乐观。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