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樽杯中国酒类品牌价值之四,重啤与洋人
中华品牌战略研究院理事长陈刚
昨天(5月17日)重庆啤酒爆发罢工。
在重庆,业内说起重庆啤酒,都挑起大姆指,好样的,有骨气。
重庆传承于巴蜀文化,重庆是山城,与外界交流不多,人们多讲袍哥义气,崇尚血性。重庆啤酒的成功,不仅在于当地长期经营形成的或经济,或夹杂政治因素的垄断,也得益于华正兴的血性维护公司利益而获得的口碑,抵抗洋人主宰捍卫民族品牌的地位。
一个故事在重庆广泛流传,也通过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在海内外广泛宣传。
1994年,国外资本大举涌入中国啤酒行业,一家国际著名啤酒集团也派员前来重庆,主动提出要收购重庆啤酒厂。上级有关部门力欲促成此事,强令重啤以华正兴带头的领导班子与外商谈判。
外商提出的条件是相当苛刻的,华正兴感到最难以接受的一条,是外商提出收购重啤后,只能保留原厂1400名员工中的200人。但是对华正兴私下表示,给你提供30万美元安家费,全家移民,还要安排你到公司属下在中国的其他企业担任要职,年薪不低于10万美金。1994年,10万美金是一笔天文数字。中国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约为400元人民币,仅30万美元的安家费,就相当于他600年的工资总和。华正兴严辞拒绝了。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只有领导班子对员工做到诚信,才能换取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回顾自己企业过去走过的历程,华正兴深有感触地说。
正是这个真实故事,赢得了职工的心,也赢得了重庆当地消费者的心。
今天重墨先写重啤,并非说明重庆啤酒的地位重要到这种地位,而是因为工人罢工,罢工的原因,是反对洋人得到企业的控制权。
重啤于本月10日发布公告,称与外资公司嘉士伯签订了附生效条件的股权转让协议,拟向对方转让其持有的12.25%的重啤股权,转让若完成,嘉士伯将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据媒体报道17日下午在重啤大竹林厂区外看到,约六七十名工人堵在厂区大门口,十来辆运输啤酒的卡车则停在大门对面,陆续还有从马王乡厂区赶来支援的工人。据称有500名员工参与了罢工。
一位参与罢工的重啤职工表示,他们对厂方在未和职工沟通的情况下就将控股权转让给外资股东感到愤慨,担心一旦企业改制为外资企业,职工今后将被迫面对各种不定因素。同时职工们担心嘉士伯控股后会削减人手,将现有职工转出去做销售,最后使其迫于业绩考核压力而离职,因此他们希望管理层能公布谈判细节,以了解自己的正当权益是否得到保护。
去年(2009年)9月12日,“华樽杯”首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排行榜上,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和中华品牌战略研究院发布了中国酒类品牌价值200强的排名,重啤以42.45亿元在啤酒类中排名第五。
众所周知,啤酒的同质化很强,重庆啤酒的质量和口感,也与其他啤酒差别不大。重庆人购买这个酒,除了得益于产品本身在山城的便利终端到达,也缘于本地人很激赏于其本土化的背景,与洋人斗争的气节。2009年,重啤在重庆市区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0%。经过这次罢工,甚至重庆啤酒改朝换代后,重啤能否延续神化,品牌价值将呈何种走向,让我们共同关注。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