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校园食品安全再敲警钟 “不干不净”隐患突出(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21/2010 13:48:27   来源:新华网

  校园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来,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食物中毒随之进入多发期。保障学校饮食安全,预防远比“治疗”重要,要把各项基础性管理措施落到实处,让不合格食品成为“过街老鼠”,才能“防患于未然”。

  食品安全再敲警钟

  “在食堂吃过饭不久,就有同学说身体不舒服,后来,我自己也感觉有点恶心、头疼,想吐又吐不出来。 ”某小学六年级学生王克明说。 5月23日,这所小学100余名学生在学校食堂吃过午饭后,出现中毒反应,被紧急送往镇卫生院和市肿瘤医院救治。据当地卫生部门初步调查,出现中毒反应的学生食用了食堂未煮熟的四季豆。

  3月31日,某技术学院43名学生,在学校第三食堂内的扬州面馆吃过面条后,有39名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紫绀、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被迅速送往合肥救治。经疾控中心现场采样快速检测,在剩面条、卤汤、呕吐物中测出亚硝酸盐强阳性,确定为亚硝酸盐食物中毒。而同一天,一所小学30名学生,在喝过校门口卖的豆浆后,出现肚子痛等情况,有6名学生先后发生呕吐。疾控中心调查显示:豆浆煮沸时间较短,导致学生发生消化道不良反应。

  众所周知,学生在学校一般都是集体生活,往往几十人、上百人在同一个地方、同一时间就餐,一旦食品安全出现问题,危及到的将是数以百计孩子的生命。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所小学发生食品中毒事件后,住在离学校不远的胡先生,每天都要求孩子回家吃饭,“再也不敢让孩子在学校食堂吃了,家里就这么一个独子,可千万不能出事情。 ”孩子安全第一,胡先生的顾虑不无道理。接连不断的食品中毒事件,让越来越多的家长对校园饮食安全产生了担忧,而这也为校园食品安全再次敲响了警钟。


  “不干不净”隐患突出
 
  一款名为“双喜”牌的湘味牛排,没有生产日期;一袋名为“相思佬”的零食,不仅没有生产日期,而且食物竟已腐烂。近日,合肥市工商局瑶海区分局的工作人员在郎溪路小学、蚌埠路第五小学附近的小商铺检查时发现,店里的大量食品没有生产日期和“QS”质量认证标志,有些食品来路不明,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炒面、豆奶、炸串、煎饼……每天一下早自习,六安市第九中学门口流动食品摊点的生意很是“火爆”,学生们三五成群地站在路边,品尝这些似乎很是“美味”的食品。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摊贩一边收钱,一边直接用手拿食品给学生。经过调查,这些摊点大多属于“三无”经营,卫生设施简陋,原料缺乏安全可靠的进货渠道。

  不仅校园周边的食品安全隐患突出,学校食堂也存在着诸多安全问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很多学校重教学质量、轻食品安全工作,导致学校食堂私人承包、证照不全、管理不规范、硬件基础差、消毒制度执行不到位等现象比比皆是。某县食品药品监管局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该县的57所寄宿制学校中,绝大多数食堂没有卫生许可证,厨师及从业人员持有健康证的不到一半,95%的学校食堂没有专职的食堂卫生管理人员,很多学校消毒设备和消毒制度形同虚设。这些漏洞加大了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风险。

  “一间房子,两口大锅,一铲一勺,一桶井水。 ”这是偏远山区和皖北农村学校食堂的一个典型写照。相对于城市,农村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更为严重。就老区某县而言,大部分农村学校食堂房屋破旧,连基本的防尘、防虫、防鼠设备都没有,更不要说高级一点的冷藏和消毒设备了。由于学校食堂“甩手承包”现象严重,很多承包者见利忘义,往往采购一些价格便宜、质量差的原料,而且从业人员缺乏食品卫生基本常识、带病上岗等现象层出不穷。某县卫生部门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他们就曾从某农村食堂查获变质的“黄米粒”一千多斤。


  预防为先把住“入口”

  针对校园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记者走访了省内食品卫生领域的专家。专家们普遍认为,学校饮食安全,预防远比“治疗”重要,只有真正把校园食品安全“当回事”,增强责任心,克服麻痹大意、心存侥幸思想,把各项基础性管理措施落到实处,让不合格食品成为“过街老鼠”,才能“防患于未然”。

  校长是校园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校长重视是保障校园食品安全的重要前提。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各地对校园食品安全要严格奖励惩罚和责任追究,坚决实行 “一票否决制”,并将其列为学校达标和校长评先评优的必要条件。对于学校而言,要严格核查承包者的资质,严把食品原料的采购、储存、加工关。由于农村学校食堂的厨师,相当一部分由当地农民担任,随机性、流动性大。因此,农村学校的另一个任务,还要尽量保持食堂从业人员的相对稳定,保证食堂工作人员健康证件齐全有效。

  “教育、卫生、食品药品、工商等多个部门监管,往往使监管流于形式,难以形成综合监管合力和长效机制,这是校园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的重要原因。 ”望江县食品药品监管局一位工作人员分析说。对此,省政协委员陆欣建议:“各位‘婆婆’务必要通力合作、协调配合,严格食堂卫生许可证发放,实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整顿学校周边无证照摊贩,尽快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局面。 ”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一错误观念在农村地区仍然存在。而基本卫生常识的缺乏,恰是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萧县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人认为,普及食品卫生知识,提高学校食堂厨师、广大师生和校外摊点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劣质食品,是防范校园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治本之策”。(记者 桂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