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宝宝成为“ 营养不良 儿”
据中国预防科学院儿童营养专家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儿童由于偏食或喂养不当,导致身体缺乏一些必需营养素,成为 “营养不良儿”。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有喂养不当和吸收不足两个因素。其中喂养不当,表现在婴幼儿由于母乳不足或主要采用人工喂养,奶粉调配过稀、奶粉本身含有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如麦芽糊精),或单纯以米、面等淀粉类食物喂养,易造成宝宝缺乏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导致营养不良。吸收不足是由于宝宝胃的容量小,消化能力弱,即便每天补充足量的营养也有可能因不能完全吸收而造成营养不良。用奶粉喂养宝宝时,尽量选择不含对吸收产生影响的香精或香料,以及蔗糖、麦芽糊精等阻滞成分的奶粉,使营养能被宝宝充分吸收。
医学专家建议,在喂养婴幼儿时一定要注意营养的足量摄入及营养均衡,这样才能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因此,父母在选购奶粉时,要选择能提供充足、均衡营养的奶粉才行。
警惕宝宝受到“ 龋齿 ”困扰
据某城市统计表明:5岁以下儿童乳牙龋齿发病率高达85%以上。宝宝患龋齿的现象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小。医学专家指出,防蛀牙要从婴幼儿出牙期开始,许多年轻的父母常忽略这个问题,认为婴儿要到6个月左右才开始出牙,而且长出的乳齿日后会脱落,换成恒齿,因此防蛀牙对婴幼儿来说并不重要。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婴儿时期牙周的发育对日后恒齿的成长非常重要。
幼儿出牙阶段常吃含蔗糖的食物,是造成日后蛀牙的主要原因。根据美国临床营养报指出,侵蚀牙齿的蛀牙菌最适合在酸性环境中生长繁殖。碳水化合物发酵后,会在口腔内形成一个酸性环境,给予蛀牙菌繁殖机会,而在各种碳水化物中,蔗糖最容易被口腔中的蛀牙菌利用。
添加剂成为潜在“威胁”
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从”麦芽糊精“这个事件可看出,很多洋品牌钻了中国对此没有强制性规定的空子,奶粉中添加了麦芽糊精等添加剂,而且,现在也有很多国产品牌加入了麦芽糊精,这已经成为了行业内的一种”潜规则“。
近日,记者先后在联华、家乐福、沃尔玛等多个大中型超市采访发现,多美滋1段、2段奶粉的外包装上并未标注有”麦芽糊精“成分,3段以上的奶粉外包装上则有。而除了多美滋奶粉外,惠氏、贝因美、明治孕妇奶粉和婴幼儿奶粉等多个知名品牌,其1岁以上的产品中成分里也注明了麦芽糊精,但未标注具体含量。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奶粉品牌中,澳优奶粉的标识中明确显示”不含母乳中没有的香精香料、蔗糖及麦芽糊精“。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不往奶粉中添加麦芽糊精对企业来说不存在技术障碍,只存在成本门槛。比如澳大利亚的乳品标准管治非常严格,所产奶粉均按照澳大利亚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制订的《婴儿配方规范标准》及国际相关食品标准规定执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