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创新蔗区水利灌溉管理模式凸显“三赢”
武宣县创新蔗区水利工程管理模式,4年来,“公司+协会+蔗农”的新型蔗区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实现了蔗农增收、财政增加、企业增效的“三赢”局面,共为当地蔗农增收3027万元。
实现蔗糖业的可持续发展,除了甘蔗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外,最关键的是必须有效解决甘蔗生产用水问题,武宣县委、县政府把蔗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有效解决甘蔗生产用水问题的主要措施来抓。
武宣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协调制糖企业反哺农业,最终,博宣制糖公司制定了投资7000万元,计划新增蔗区灌溉面积10.8万亩的甘蔗水利灌溉工程计划。该工程采取“公司+协会+蔗农”的蔗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筹集930万元重新修复西江槽甘蔗灌溉工程,
为更好的引导制糖公司与蔗农合作发展种植甘蔗,博宣制糖公司与灌区村委成立了“博宣甘蔗灌溉服务协会”。 通过协会创新的工程管理模式,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灌区工程抽水电费和工人管理费用先由公司垫支,最终协会的运行费用在甘蔗增产分成中开支。
协会还与蔗农签订协议:在灌区工程中,由协会负责灌溉的费用(抽水电费、维修费、工人管理费用)先由公司垫付,最终协会的运行费用在甘蔗增产分成中开支;通过协会管理的蔗区灌溉工程,甘蔗亩产在5吨以下的,所有收成归农户所有;亩产5吨以上的,超出5吨的部分由协会与农户分成。这样,确保蔗农、村委和公司三方均受益。
在蔗农、村委和制糖公司三方合作下,西江槽蔗区灌溉工程投入使用4年来,武宣县财政增长达501万元,投资方的制糖公司增收545.14万元,蔗农增收3027万元。
尝到甜头的武宣县委、县政府决心继续推广如西江槽甘蔗灌溉工程管理模式,由企业与村级组织建立起甘蔗灌溉工程长效机制,力争在两到三年的时间里,使全县甘蔗水利工程灌溉面积达20万亩以上。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