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蒜你狠”到“豆你玩” 应给哄抬价格"量刑"立标准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04/2010 10:26:00   来源:食品商务网

  "蒜你狠"到"豆你玩" 应给哄抬价格"量刑"立标准

  两公司涉嫌囤积炒作农产品价格被查!记者6月2日从广东省物价局获悉,针对近期农产品价格上涨、炒作农产品价格的违法行为,全省物价部门部署开展了一系列检查,初步掌握了部分涉嫌囤积居奇、跟风涨价,推动市场价格上涨的违法行为(6月3日《广州日报》)。

  由“蒜你狠”到“豆你玩”,继“天价”大蒜、绿豆“问世”之后,蔬菜、玉米等农产品价格也一路攀升。国务院要求采取切实有力措施,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价格行为。但在不少地方却是很少“出手”,广东两公司被查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农产品直接关系人民的日常生活,保证其市场价格稳定是价格监管部门的基本职责,《价格法》对此也有明确的规定。这就让人不由得要问一句,大蒜、绿豆何以会涨到“天价”的地步?国务院明令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价格行为,为何其他地方仍然“该出手时不出手”?

  自不待言,价格监管部门行政不作为是“哄抬价格”的主因。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与相关法规不完善密不可分。比如,《价格法》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有“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等不正当价格行为,而对何为“哄抬价格”却没有具体的认定标准。法律原本就模糊不清,价格监管部门怎么“作为”?

  乍看起来,被查的两家广东公司的确涉嫌“哄抬价格”。其中一家公司5月15日湿蒜收购价为2.5元/斤至2.9元/斤,零售价按等级价格为5元至6元/斤,进销价格差率高达70%以上。但进销差价高不等于“哄抬价格”,关键还得以当时的市场销售价为基准,如果“哄抬价格”的标准不明、依据不清,反而不利于监管部门顺利开展工作。

  一言以蔽之,打击“哄抬价格”行为不可无法可依,首先必须给哄抬价格“量刑”立个标准。只有明确“哄抬价格”的认定标准,才能摆脱打击“哄抬价格”行为长期陷入“不出手”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