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发改委举行水价成本公开座谈会。按照会议的安排,上午为自来水公司代表的发言,下午为物价部门代表的发言。上午,所有发言的自来水公司都表示赞成水价成本透明公开。当天下午,轮到地方物价部门代表发言时,风向却变了。据参加会议的人士说,多数物价部门发言中都对水价成本公开进行批评,表示公开条件不成熟。
这真是绝妙的讽刺。在公众视野里,自来水公司在商言商,一定惮于公布成本;物价部门是政府部门,一切以公共利益为重,但凡对老百姓负责任的政府部门必然致力于维护公共利益,强烈要求自来水公司公开成本。但是一切吊诡而颠倒,自来水公司愿意公开成本,物价部门却反对公开成本。
为何一个赞成一个反对?原因再简单不过,自来水公司不愿当替罪羊,一方面,水价成本透明公开,有利于各方面了解自来水公司的具体困难,这能够尽快理顺价格机制,解决自来水公司长期亏损的问题。另一方面,自来水公司原来是替人挨骂,未得到实际好处,诚如业内人士透露,自来水公司承担了收费的职责,但是收来的钱大部分是别人的。
而物价部门提出的反对理由是,水价中有很大比例成本为不宜公开的成本。例如本应该政府承担的管网投资,转嫁到了水价中;又如政府的一些不合理的行政性收费,附加在水价中。这一细节令人惊悚而叹息。原本该政府承担的公益责任,政府部门成了甩手掌柜。
但凡害怕阳光,往往潜伏黑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施行逾两年,水价成本这样一个简单的经济信息都不能公布,还能公布什么呢?曾几何时,我们把水价虚高的板子全打在自来水公司的屁股上,现在当他们撕破脸皮,我们才发现他们或多或少是替人挨骂。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毅认为:“权力经济”体制长期延续,不断膨胀,在保证“权力暴利”的同时,迫使整个社会为其埋单。由是观之,许多攸关公共利益的公共改革之所以难以推进,许多公共用品之所以价格虚高,原因就在于两方面,政府该做的没有做,不该做的做了。
如今可以说,我们或多或少地知道了种种内幕,接下来该如何实现看得见的监督?又如何确保公共利益不受损,打破坚硬的“权力经济”?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