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全国最大鲨鱼加工中心蒲岐:“蓝色经济”甜头多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01/2010 16:25:00   来源:食品商务网

  全国最大鲨鱼加工中心蒲岐:“蓝色经济”甜头多

  5月25日上午10时多,从市区驱车1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蒲岐。一踏上蒲岐这个小镇,鲨鱼特色宴、鲨鱼加工基地等字样,不时映入眼帘。我们来到该镇一家综合性鲨鱼加工企业——温州海德力鲨鱼制品有限公司,这里的鲨鱼加工场面,让人大开眼界。

  一进公司大门,一股特有的腥味传来,几张硕大的鲨鱼鳍摆在院子里晾晒,最大的有一人多高。院子里,晒满了鲨鱼肉、鱼翅、鲨鱼皮等,工人们忙着在厂房里宰杀鲨鱼、加工鱼翅等。王海丰告诉我们,他们将鲨鱼收购回来后,除了加工鱼翅外,鲨鱼的其他部分如鲨鱼皮、鲨鱼肉、鲨鱼肚、鲨鱼唇也会加工成鲨鱼系列产品。

  在另一家以鲨鱼深加工为主的公司——乐清市海洋生物保健品有限公司里,总经理李洸带我们参观了公司的展厅。他说,鲨鱼可谓全身都是宝。鲨鱼的鱼鳍约占体重的5%,可用来制作鱼翅;鱼肉可以焙成鱼松,也可以腌制后卖给酒店;鱼肝经熬煎,专供制药厂做鱼肝丸;鱼皮不但可食用,现在还用来制作高档的皮包、皮鞋等;鱼牙和脊髓骨制作成工艺品,头盖骨还被国内外的科研机构订购用于科学研究。鲨鱼中最有价值的是骨头内的软骨。

  鲨鱼加工企业带动了周边以“鲨鱼宴”为特色的餐饮业的发展。蒲岐、南岳等地吃鲨鱼的海鲜楼有30多家,这些海鲜楼依附于鲨鱼加工企业而生存。记者走进当地一家海鲜楼,点菜区有小鲨鱼、鲨鱼唇等。该海鲜楼店员说,在淡季,海鲜楼每天也有20到30桌的客人,旺季就更多了。

  日前,丹麦驻上海总领事馆商务参赞赵千捷,通过网络找到温州海德力鲨鱼制品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王海丰,商谈丹麦睡鲨(鲨鱼的一种)加工事宜;就在同一天,在温州开餐馆的新疆人哈克苏,来到乐清市海洋生物保健品有限公司,为在老家开餐馆的亲戚,空运了100公斤的鲨鱼产品。

  因为鲨鱼,让乐清蒲岐这个原本并不出名的地方声名鹊起。2004年,乐清市获得了由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颁发的“中国鲨鱼加工基地”称号,蒲岐镇作为乐清鲨鱼加工的唯一产区,一夜成名,全国各地客商慕名而来,采购鲨鱼系列产品。

  该镇鲨鱼加工量占全国的90%,去年水产品加工产值4亿多元,其中80%来源于鲨鱼加工。

  打探鲨鱼“落网”消息

  鲨鱼家族有400余个品种,没有列入禁捕且平常捕获较多的是青鲨、公子鲨、老鼠鲨、大白鲨和姥鲨等10来种,目前蒲岐各家鲨鱼加工厂剖杀的鲨鱼都在这个范围内。

  随着市场鲨鱼需求量越来越大,蒲岐人不再满足于本地渔民的捕捞,而是将购货触角伸向外地,先是宁波、舟山等地,后来延伸开来,南到福建、广东甚至海南,北到山东、辽宁的沿海各地。现在更是到了越南、阿曼、印度尼西亚等地。

  上世纪80年代,王星标、李维杰等人总是到我国沿海的渔场、码头、市场奔走,一旦有鲨鱼“落网”的消息,这些地方的“线人”就会给王星标、李维杰等发电报,他们马上赶往捕获地。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一批蒲岐本土成长起来的“70后”鲨鱼加工掌舵人,经常奔波于各地渔场,跟渔民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各地渔民一旦有较好较大的鲨鱼捕获,就马上打来电话。这些鲨鱼加工掌舵人购买后就地分割,或腌制或冷冻,运回蒲岐进行加工处理。

  王海丰说,做这个行当,不像做工业产品有固定的原料进货渠道,鲨鱼加工有比较大的偶然性,他的公司从1988年成立以来,就有很多次的“惊喜”。据他回忆,10多年前,广东汕头的渔民拖网作业时捕获了一条重达3.3吨的大白鲨。他接到电话后连夜赶到汕头,花了不少钱买到手,后来经过精细加工,这条大白鲨制品的价值比原先涨了好多倍。

  歪打正着鱼皮成美食

  乐清并不产鲨鱼,也没有人以捕鲨为业,为什么这里能成为“中国鲨鱼加工基地”?王海丰说,以前在乐清蒲岐和南岳一带沿海各村,大多数村民以捕鱼为业。他们出海撒网时经常会捕到鲨鱼,因它体大膘肥、形体怪异,老一辈的人都说这是“海龙王的将”,不能捕杀。于是,一代代渔民都有顾忌,有的捕到时马上放归大海。

  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当时物资紧张,当地有人将一条体重达数百斤的鲨鱼在码头上分割了,尝试着吃鲨鱼的肉,并用热水将鲨鱼身上一层类似沙子的东西去除,用盐腌起来,以很低的价格卖给市区的酒店。

  上世纪80年代初,蒲岐的王星标、李维杰等人将腌制的鲨鱼皮挑到温州市区沿街叫卖,但总是乏人问津。一次,他们来到五马街口的温州酒家门前时,恰好被温州名厨仇云华碰上。仇云华买下鲨鱼皮,试着浸泡去腥、除垢,拌以作料红烧或做汤,结果色、香、味俱佳,于是正式作为“酒店菜”推上酒席。据传,仇云华因为“鱼皮”这道菜考取了国家特级厨师证。

  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有关资料表明,目前世界各地的鲨鱼利用率并不高。在西方一些国家,人们仅取鲨鱼的鳍用来制作鱼翅,其他大多弃之不用。在美国,虽然知道鲨鱼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但鲜有这方面的开发生产企业。在蒲岐,除鲨鱼宰杀时流的血和排泄物外,鲨鱼几乎全身都可以加工利用。

  蒲岐作为国内最大的鲨鱼加工与综合利用中心,全国90%的鲨鱼都在这里加工。蒲岐镇副镇长王国海介绍,该镇去年水产品加工产值4亿多元,其中80%来源于鲨鱼加工。目前该镇拥有鲨鱼加工企业和加工作坊30多家,加工品种涉及鱼翅、鱼唇、鱼油、鱼皮、鱼软骨、鱼肉、鱼肚、鱼脑、鱼标本等9大类100多个品种,年加工鲨鱼数千吨,产品远销缅甸、泰国、美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以及国内各大城市的宾馆、饭店。

  经过多年发展,鲨鱼加工已成为蒲岐镇的支柱产业。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是该镇鲨鱼产业发展的黄金期,各加工企业已经从“一把盐、一把刀、一桶水”向“深、细、精”和多元化发展。深加工让鲨鱼加工企业尝到“甜头”。李洸介绍,一条1000克的小鲨鱼卖二三十元,而加工后的鲨鱼松137克就卖到25元。李洸说,单纯从事鲨鱼加工,利润空间非常低,所以要在深加工上有所作为。王海丰也开始关注鲨鱼的深加工,他特地跑到台湾一家鲨鱼皮制革企业取经。他说,鲨鱼皮一公斤40多元,而把它制成鲨鱼状的小挂件,每个只有几十克,但可以卖到50多元。

  王国海表示,近年来,蒲岐镇加强扩大“中国鲨鱼加工基地”的金名片效应,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农展会,打响蒲岐鲨鱼品牌。另外,还先后出台一系列的措施,对开发新产品的企业进行资金补助,在政策方面进行引导,把鲨鱼加工业与旅游相结合,建立一个集观赏、采购、餐饮于一体的旅游长廊。另外,该镇还着手建立水产加工园区,进行统一排污,做大做强“蓝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