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食品>  正文

防毒从口入 怎样吃才安全?(1)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5/31/2010 16:44:15   来源:-

    挑选环节

    餐桌安全的隐形长城

    忌“新” 任何时候,最安全的选择都是顺应时节瓜熟蒂落的“应季”蔬果,逢年过节上市的反季节蔬果,相比之下受农用化学品污染的几率要大得多,没有应季品种安全性高。

    忌“奇” 和寻常模样相比明显有异样的食材,包括发育明显不正常的一些动物类食材,肯定在生长过程中遭遇过非正常的影响。例如双黄蛋很可能是鸡吃了添加有激素类成分的饲料后的产物;鱼的骨头上有异常的骨结,很可能鱼生长的区域被污染。食材形态上出现的异样很可能是含有不安全成分的信号,出于谨慎的原则,建议对这样的食材要整体抛弃,而不要仅仅去掉有异样的部分。

    忌“色” 孔雀石绿会让水产品的卖相比较好、苏丹红可以让蛋黄的颜色更加诱人、硫黄蒸气能让莲藕色白如雪……安全起见,我们再也不要去追求食材颜色鲜艳、模样漂亮了,只能一个原则——越自然越好。比如蛋黄的正常颜色应该是橘红色并微微发黄,而并非鲜红色,异常妖艳的颜色背后,多数是陷阱。

    忌“异” 在拥窄的水池中被羁押数日依然精神矍铄的鱼,很可能是因为有抗生素护体;如果你准备买的叶类蔬菜闻起来有奇怪的腥味,那有可能是在不干净的水中浸泡过;如果你挑选过肉类后手上湿漉漉的,那这些肉绝对是泡过水的,除了分量上会吃亏,最大的危险是可能带有过多的细菌。

    烹前环节

    安全堡垒的护城河

    “泡澡”比“淋浴”好 根据科学测试,即便不用任何的洗涤剂,用清水漂洗而不是冲洗,也可以清除掉蔬菜表面85% ~90% 的残留农药。因此,买来的蔬菜在去掉表面污物后,在清水中浸泡片刻(10~15分钟)再行冲洗,可以将安全系数大大提高。而且这样还可以减少洗涤剂的用量,更加环保。

    1厘米安全区 对食材需要进行局部“切除手术”的情况有很多,比如一些食材局部出现了变质,应该是从需要去掉的部位的外边缘,再向外扩展1 厘米的距离下刀,这样才能保证足够彻底地消除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