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理财>  正文

中端理财产品凤毛麟角:4%以上收益打着灯笼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16/2010 09:09:00   来源:理财周报

  

30%的规模限制,资产由表外转入表内的要求大大降低了银行对银信合作的热情,银行称不如直接放贷

理财周报零售银行实验室研究员 滑明飞/文

从7月份开始,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慢慢发现银行提供的产品期限非长即短,收益也呈“两极分化”,而处于1年到2年期段、收益较高、风险较低的高性价比产品开始断货。造成理财市场这一空当很大一部分原因应该“归功”于7月初银监会对银信合作产品的叫停。

“之前期限在1年到2年,收益可以达到4%以上的产品主要以信托类产品为主,银信合作产品被叫停后,一般产品再想做到这个收益很难。”平安银行一位理财经理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记者走访广州多家银行发现,对于普通客户,银行一般都是推荐20天、一个月、三个月等短期限的产品,年化收益也多在4%以下;同时表示如果客户对资金流动性要求不高,可以选择银保产品,期限在5年以上,收益也相对较高。而对于期限在1年到2年、收益在4%以上的中端产品咨询,银行都会告知:“现在没有这样的产品,这个收益也很难做到。”

就在银信合作的信托类产品逐渐退出市场之际,近日又传来银监会对银信合作开闸的消息,但其附加的表外传表内条件大大降低了银行对此类产品的热情,这也就意味着,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替代产品前,较高收益、较低风险的高性价比中端产品市场仍将处于空当期。

“4%的收益我们做不到”

在中行五羊新城支行的大厅里有一个标志牌,上面罗列着在售的理财产品。记者注意到,十几款产品中,只有一款澳元产品的年化收益可以达到4.9%,其余的大部分为2%多一点。

“这款澳元产品期限为6个月,购买起点金额为9000澳元,这是一款保本保息的产品。不过现在没有,可能还得等几天才可以买。”该支行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当记者询问是否还有其他可以达到这个收益的产品时,该工作人员表示,只有这一款,现在像这种产品很少了,大部分都是短期的产品,收益都在3%以下。

在浦发银行,一位经理也告诉记者,中长期的产品没有,都是6个月以下的短期产品。记者追问该行1年期的产品一款都没有吗,该经理表示,有一款1年期的产品,但是收益也只有2%多点,购买金额5万元人民币起。至于4%的收益,我们做不到。

这种情况不仅只存在这两家银行,广发、农行、平安等都是类似情况。

对此,普益财富研究员黄琦称,“现在理财市场短期产品较多,自从银信叫停后,收益在4%—8%区间的产品减少很多,基本没有了。一般来讲,收益和期限是一个正相关的关系,目前6个月以上的产品都不是很多了。”

  


  

中端产品凤毛麟角,风险较高

“现在市场上,像信托产品那样的中端产品确实少了很多,但是并未完全绝迹。”平安银行的一位理财经理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黄琦也称,现在市场上收益可以达到4%以上的产品也有一些,主要是信托产品、一部分证券投资类理财产品和结构性产品。

据了解,用于信托贷款的信托产品虽然被叫停了,但是仍有少量存量产品在售。同时一些股权类的信托产品并未在叫停之列,目前仍活跃在理财产品市场。

据理财周报统计,目前在售的收益可以达到4%以上的产品有12款,如由招行托管的胜祥11号信托属股权投资类信托产品,年化收益也可以到达6.6%。

“对于证券投资类产品,目前市场上也不多,7月份也只发行了4款,收益在5%—7%不等,目前在售的也只有光大银行的两款。”

黄琦提醒,这类产品要看股市的表现,收益并不能保证,已经算是风险类投资了,和信托那样的高性价比产品还是有很大差异。

同属风险类投资的结构性产品目前也很少,在售的也只有东亚银行的两款牛熊双赢系列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7%。

此外,据理财周报统计,目前在售的比较稳健、收益较高的中端产品只有交行的两款得利宝系列产品和北京银行的一款本无忧产品,三款均为澳元产品,投资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

银信重新开闸,表外转表内大大降低银行热情

“银信叫停后,中期的产品减少,目前并没有一些创新的产品来填补,只是在原有产品上做一点小变动。”黄琦表示。

这个说法得到了银行的认证,上述平安银行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银信合作被叫停后,目前还没找到能够替代该类产品的新产品。”

该经理表示,现在对于中端产品留下的空白,填补的只有银保产品,但是期限有点长;另外就是拉长一些之前短期产品的期限,这种做法很多银行都可以操作的。但是收益率也会随之下降,对客户的吸引力就会大大降低。

在像信托产品一类的中端产品逐渐边缘化之际,银监会一纸通知重新对银信合作开闸,似乎给沉闷的中端产品市场带来一股春风。但是银行似乎并不“领情”。

“银信合作重新开闸,但是要将资产从表外转至表内,这样对于银行来说就没多大意义了,所以这类产品即使重回市场,也不能和之前相提并论了。”一位广州地区银行内部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在银监会下发的《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里,要求银行将之前的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中,所有表外资产在今明两年全部转入表内,按150%的拨备覆盖率计提拨备。同时,信托公司的融资类业务余额占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余额的比例不得高于30%。

银行之前之所以钟情于信托产品就是看重其资产可以不计入表内,以便腾出信贷空间。而此次开闸不仅缩减了该产品的发行规模,更致命的是还要将其资产计入表内,这样一来不仅无法腾出信贷空间,反而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有数据显示表外的银信产品存量已高达2.8万亿。太平洋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测算,如此庞大的“灰色信贷”并入表内,可能要吃掉银行1400亿资本金。

上述银行人士称,很多银行下半年的信贷额度明显减少,如果要将信托产品的资产也计入表内的话,银行何必绕这个弯子去做贷款呢,直接放贷不是更省事,还可以减少很多中间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