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过去一段时间医药股都在反复向下,惟「十二五」规划细节将出炉明显利好产业,加上部分大型医药股的市值已下调不少,令市场憧憬股份有机会重拾升轨。在此挑选4只市值100亿元左右的医药股做个比较。香港商报记者获嘉
行业十二五规划将出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医药处王学恭于11月底透露,「医药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即将出台,规划将力促医药工业「十二五」期间总产值年均增长20%,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规划提出的目标包括:产业规模平稳较快增长、确保基本药物供应、产业集中度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节能减排取得成效等。
天大证券董事施俊威对整个医药板块相当看好,惟认为部分医药股估值较高。回顾今年第二及第三季度,该板块跌势甚急,遭到基金洗仓,主要原因是由于基金认为其他板块估值较医药股低。部分大型医药企业股份市盈率在20倍以上,属偏贵,难怪基金会转仓。
国药东征西讨成绩将彰
符合基金选股标准的第一只医药股为分销业占据龙头位置的国药控股(1099)。国药过往积极购并,而野村最近亦发表报告指,国药将发展焦点转移至购并及内部整合,有利长远发展,故维持其「买入」评级,目标价22港元,相当于2012年预测市盈率23倍。
另一只为专攻专科药的四环(460)。四环主要研发及生产心血管药物,占该公司收入逾80%。过去3年四环于内地心脑血管药市占率约7%,属于业内龙头,同时亦属内地少数拥有自主医药研发能力的医药企业。四环今年中期纯利增长49.4%至3.81亿元(人民币,下同),整体产品毛利率则上升5个百分点至78.2%。
四环能保持高毛利率的主要原因,是该公司药物研究能力强劲,拥有多项药物专利,其中两种主要产品的发明及生产方法更获得长达20年的专利权保护,加上药研范畴遍及心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病、传染病、癌症等多种严重病症。中资大行交银国际便建议「买入」,目标价3.8港元。
四环高毛利获大行看好
主力研发、生产及销售生物药品、中药现代制剂的中国生物制药(1177)首三季度收入按年增长44%,纯利增长不俗。交银国际认为,市场对内地医药市场仍有憧憬,除生物制药范畴外,「十二五」规划料会促进创新药物、现代中药、新型医疗器械等方面发展。交银国际给予该股「长线买入」评级,目标价2.8港元。
总部位于上海、今年5月来港上市的上海医药(601607,股吧)(2607),为一家全国性大型医药产业集团。今年第三季,上药录得纯利轻微增长2.55%至3.58亿元。瑞信较早前表示,上药第三季收入及纯利增长大致符合预期,该行将上药2011及2012年度盈测分别下调5%及22%,目标价亦由24.3港元调降至20港元,但就维持其「跑赢大巿」评级。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