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化工>  正文

光伏厂商忙拓展上下游业务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1月30日   来源:中国化工资讯网
中国化工资讯网1月30讯
 
  据记者了解,光伏产业的产业链自上而下分别为“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越往上游走越是资本密集型企业。从全球范围来看,光伏产业链上述环节所涉及企业数量依次大幅增加,整条产业链呈金字塔形结构。

  很多厂商通行的做法是,自产电池片来做电池组件,这样可以赚到后面两个环节的利润。目前,国内具有光伏系统集成经验的上市公司,包括拓日新能、南玻A、东方日升、精功科技等。而观察去年以来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的东方日升、向日葵等光伏行业上市公司,大多在太阳能电池片及电池组件上具有专利技术,这也是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光大证券行业分析师王海生向记者介绍称,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的生产,属于光伏产业链的中游。前几年,多晶硅原料受益于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而供不应求,价格曾经持续高涨。但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多晶硅产能的快速建设,多晶硅供求关系已得到根本改变。与此同时,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以及硅料切割技术的进步,单位电池用硅量相应减少,导致多晶硅需求总量随之减少。多晶硅价格逐渐回归理性。由于利润空间不再受制于多晶硅料的高成本,电池片和组件制造环节成为光伏行业目前景气度最高的环节,盈利空间有保证。

  而纵观近一年的行业新上市公司,向上下游产业的拓展已成为发展的新趋势。以超日太阳[0.00 0.00%]为例,公司成立之初仅涉及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电池片采用外购的方式。近年来公司不断向上游扩展,如今已覆盖硅锭—硅片—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这一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光伏电池片生产技术其实在中国军工领域早已应用,但在民用领域发展却始于2000年以后,目前国内几家龙头公司都是在这一时期发展壮大的,这一细分行业在技术上的要求也显著提高。”向日葵董办人士表示,目前公司已掌握光伏电池片生产的全部关键技术,包括自主开发的电池表面微结构处理、电池扩散吸杂、选择性发射极扩散太阳能电池等核心技术。晶体硅电池产品的平均转换率已达17.5%,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水平。

  国泰君安研究员张威表示,从整个晶体硅产业链看,自上游向下各个环节的利润率是递减的。向上延伸产业链,有利于毛利率的提升;另一方面,产业链完整,有利于控制产品质量和加快交货速度。如向日葵除投资约20亿元建设年产1.6亿片8英寸太阳能级多晶硅片项目,并向下延伸,率先与国外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商联手承接光伏电站的设计与安装,抗行业周期波动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