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化工>  正文

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思路初定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1月21日   来源:中国化工资讯网
中国化工资讯网1月21讯
 
  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人士介绍,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思路已经初步定为:由目前成本加成的政府定价变为市场净回值法定价。  有业内专家表示,我国当前的天然气定价机制缺少价格下调机制,而屡次调涨价格让消费者难以接受。而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测算,如果新的定价机制实施,国内天然气价格将有所上涨,而进口价格将下降,价差趋于缩小。   据该人士介绍,市场净回值定价法是以天然气的市场价值为基础确定上游供气价格,天然气的市场价值按照竞争性替代能源的热当量价格确定,最终用户价格按市场价值确定。

  新定价机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选择天然气主要消费市场和多气源汇集点作为市场中心,建立市场中心价格与可替代燃料价格变化挂钩的公式,作为国内天然气定价和调价的核心,然后反向回推,形成各省的门站价格和各气田出厂价格,再按门站价格与用户结算。也就是说,新机制改变了过去由政府定价的方式,将天然气价格与市场化的替代品种价格挂钩,形成由市场确定的终端价,再减去管输价格,倒推出门站价。   而根据我国目前的天然气定价机制,陆上天然气出厂价和天然气管输价格均由国家发改委制定;海上天然气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地方建设的管道,经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授权,管输价格可以由省级物价部门制定;城市燃气价格由省级物价部门制定。

  在该定价机制下,我国陆上天然气出厂价在1.17元/立方米左右,仅为同热值燃料油价格的三成到四成。而我国进口天然气价格较高,即使在去年6月1日国产气出厂价调整后,现在不论进口管道气还是进口LNG,气价仍然比国产气价格高1-2倍。   据了解,新价格机制的实施还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是可替代燃料的选择标准尚未确定;其次,出口国能否接受我国定价机制来调低出口价格尚不确定;此外,该机制与成本加成法一样不能适应多气源联网的需求。  峰会通知:由网盛生意宝---中国化工网与国际能源咨询和通讯公司USI联合主办、众多知名企业和机构支持的第四届山东地炼市场与发展峰会暨第三届中外油商高峰论坛即将于2011年3月16日--18日在我国最大原油进口港山东青岛隆重召开。届时将邀请油品行业相关领导、专家、国际石油巨头以及国内石油石化领域人士,以如何更好把握地炼资源为切入点,从政策解读、行业研究、企业推介、商务洽谈和中外合作五个主要方面,共同探讨中国油品市场的发展趋势,搭建中外合作发展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