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由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市场需求巨大、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大型电子交易市场示范效应较好等因素的推动,中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至今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程,1990-2002年发展速度较为缓慢;2003-2006年则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2007-2010年呈现出了井喷式增长,仅2009年便有44家市场成立,占所有交易市场总数的27.5%。
调研显示,目前中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多数服务于农产品、金属、能源等行业,之所以这些品种能占据电子交易市场的半壁江山,在生意社看来,主要有由于一方面农产品、金属、能源等产品市场需求巨大,而另一方面农产品、金属、能源等现货市场成熟、行业信息传播速度也较快。
尤其是在农业类品种,数据显示,从电子交易市场诞生以来,农副产品在不同时期的多种交易品种中都尤为活跃,独占鳌头,而钢铁、能源、化工类产品2006年以后则成为农副产品之外的最为活跃的交易品种。
“我国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在促进商品流通、套现保值、规避风险以及价格发现等方面的功能日益显现,并引起了国际市场的关注。然而,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以及监管主体的缺位仍是限制这类市场发展的重要瓶颈。”生意社总编刘心田说。
刘心田建议,为了促进中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抑制与规避这类市场中交易中心与交易商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国家应尽快出台指导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发展与监管的相关政策法规。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