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化工>  正文

周大地:油价上调对CPI影响较小 不会助推通胀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5/27/2010 23:46:42   来源:中国化工资讯网

  中国化工资讯网4月14日讯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据国家发改委价格司通报会上消息,2010年4月14日零时,国家发改委将上调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汽柴油涨幅均为320元/吨(汽油约0.24元/升,柴油约0.27元/升)。调整后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均价分别为8220元/吨和7480元/吨,分别上涨4.05%和4.47%。

  对此,腾讯财经连线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对油价调整影响以及国内成品油调价机制进行解读。

  周大地称,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都已满足,国际油价一路上行,4月12日,国际原油基准价格上周突破长期以来的80美元/桶阻力位,并进一步击穿85美元/桶关口,达到年内新高。比较而言,国内的油价调整则相对缓慢。

  周大地表示,由于汽柴油在CPI计算中所占比例很小,成品油价格的上调对CPI的影响并不大,所以并不会助推通胀预期提高。但周同时指出,相较CPI,原油价格的上涨对PPI的影响更大,并会传递到对CPI的影响增大。

  “总体来看,目前并未出现大的矛盾,比如投机占比大,比如上下游失衡,导致对CPI的影响增大到宏观调控的层面,目前这种油价调整机制暂时来看还可以维持一段时间,”周大地指出。

  但他建议,从长期看,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调整应更灵活和迅速一些,“目前油价调整机制要求22个工作日有些死板,主要满足了行业之间的利益分配,但对于市场供需调节帮助并不是很大,”他分析,“滞后的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调价的审批和决策耗时较多”。

  据悉,国家发改委最近一次宣布上调汽柴油价格是2009年的11月9日,距今已有五个月。

  针对近期两大石油巨头在全国各地联手上调批发价至最高限价,周大地认为这是企业的自卫行为,随着国际油价的上行,国内成品油价格偏低,油企据此调价保持利润有一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