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资讯网4月26日讯
“风电太阳能这些所谓的新能源,根本无法支撑中国未来的文明进程,中国未来100年的发展所依赖的能源,只能靠天然气。”在22日的中国非常规油气峰会上,中国能源网首席技术总监韩晓平认为,中国能源结构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天然气工业发展迟缓拖了后腿,为此,应该改变对于天然气化石能源的定位,赋予天然气应有的新能源地位,加速开放市场,充分引入竞争。
“这么多年,我们天然气发展速度之慢是无法想象的。欧洲天然气达到1000万立方米只用了6年的时间,而我们花了将近40年时间,还没有达到1000万立方米。”韩晓平认为,美国奥巴马政府之所以能够承诺减排,最重要的王牌,是国内高速发展的天然气。而中国没有太多天然气,也就没有减排的底气。
富煤、缺油、少气,一直被认为是中国能源资源的国情现状。但国土资源部最新数据显示,仅青藏高原内侧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就有350亿吨标准油,页岩气100万亿立方米。低渗透气100万亿立方米,加上常规天然气38万亿立方米,煤层气36.8亿立方米。韩晓平表示,中国如此丰富的天然气可采储量,足够支撑起中国150年到200年的文明进程。
然而与巨大储量相对立,去年中国爆发了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天然气荒,给城市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问题。但韩晓平看来,去年气荒最高峰时的天然气供应缺口仅仅1000万立方米,却给全国多个地区带来如此大的问题,一个根本原因,是对天然气发展的极度不重视。
“尤其地下储气库极度缺乏。”韩晓平强调,全世界总共建设了612个地下储气库,而中国只有仅仅6个,全世界储气量高达3320亿立方米,而中国却仅仅储气20亿立方米。许多城市天然气管道单一,供气源单一,很多没有地下储气库,天然气管道与LNG站、地下储气库,互相之间也根本没有一个很好的全国性联网,这就丧失了很好的调峰适应能力。用气高峰来临时,只能坐以待毙。
对此,韩晓平建议,应加速开放天然气上中下游各个环节的市场,引入竞争,引入鲶鱼效应,与此同时,避免三大石油公司纵向一体化战略对行业发展的堵塞。鉴于石油天然气在各方面业务的非相关性,韩晓平提出,分拆三大石油公司的油气业务,将天然气业务独立出来发展。在宏观层面,他认为,国家应加紧制定天然气相关法律政策,完善上中下游的行业规则,同时加强建立一个真正的监管机制。
“只有开放,才能发展,不仅要对外开放,还要对内开放。不仅仅是对技术的开放,更多的是对投资的开放。只有更多投资主体进入,这个市场才能真正活起来,才能优胜劣汰,这只鲶鱼进来以后,中石油为首的石油巨头们也才会加速前进,才会变成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韩晓平说。
以下是韩晓平会上演讲文字概括整理:
国家主席胡锦涛一再强调调结构,在2月3日中央党校发言,一共说了50次加快调整结构,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减排承诺之后,我们的结构问题就成了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阻力。
但结构到底怎么调?我们都知道,存在决定意识。人类文明的过程就是不断驾驭能源技术的过程。胡锦涛总书记有非常著名的话: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
所以,调结构的关键,是能源结构。能源结构的关键,是一次能源结构。从全世界发展的历史看,一次能源结构不发生变化,二次能源结构就没办法变,二次能源结构不变,经济结构就不会变化。社会结构也就大同小异。这个事情如果不改变,我们在搞市场化,为什么到现在,改革有些停滞了,走不下去了,很多问题都是我们的结构问题。
哥本哈根之后,尽管中国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很多国家都对中国存在质疑。最大的问题,通过算一笔账,如果按照7.5%的GDP的增长率,到2020年,我们GDP总量是74.3万亿人民币,如果按照我们的承诺,从2005年到2020年,我们GDP碳强度减少45%,就是说,我们的煤炭要从2005年的1万元1222公斤,降到2020年的1万元672公斤,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
我们已经把1万2的电厂,2万5的电厂,5万的电厂,12万5的,20万的基本都炸光了,再往后就是炸30万的,我们的煤炭的发电的利用效率,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但是我们还要再进一步提高,我们把30万的炸掉,换成100万超超临界,我们也只能减少10%排放,还有15%怎么办。
还有我们二氧化碳的排放,按照现在的结构,到2020年很可能到120亿吨,那个时候,如果美国欧盟和日本达到他们的减排目标,加起来才80亿吨,但不要忘记,如果中美欧日人口加起来才20多亿人口,全球还有将近40多亿人口。如果我们按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时450个PPM的话,那么我们全球只能排300亿吨二氧化碳,那么中国美国日本欧洲加起来已经排了200亿吨了,其余的40亿人口怎么发展。
中国到目前为止,单位GDP能耗还是最高的。到2008年的时候,每1万元要911公斤的标准煤,美国是332,欧盟只有191,日本219,印度也是732公斤,也比我们低。原因在什么,原因在于我们对于能源的判断,我们一直认为我们富煤,缺油,少气,发展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条件好。我们决定在西北地区建立超超临界的火电机组,在西南地区建立大型的水电,在东部沿海建设大型核电,在西部建设大型风电。
看看美国能源结构,石油占38%,天然气占26%,煤炭占24%,天然气已经超过了煤炭,所以美国说他们已经进入了天然气时代,欧盟天然气占25%,石油占40%,煤炭这些年则在不断减少,欧盟核电容量很大。巴西,很清洁,主要发展水电。印度结构比我们好一些,煤炭50%以上。全球的能源结构水平,石油天然气煤炭基本上各占三分之一,石油34%,天然气24%,还在不断增长,煤炭29%,还在不断下降。而我们中国,煤炭在60%。谁黑了我们,谁造成了现在这么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煤炭,责任不再于煤炭,责任在谁呢?
我们到人均1万元GDP的时候,我们那时可能有14亿人口,如果按照现在的结构发展,需要56亿吨的标准油当量,一个人四吨,也即是西方国家现在的平均水平。到那时,我们如果还是现在以煤为主的结构,70%要依赖燃煤火电的话,我们那时候光发电这一项就要消耗42亿吨原煤,全国需要60亿吨以上,这个量我们自身能源能不能保证,全球还能不能容忍我们,所以问题关键还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以煤为主能源结构,我们知道煤炭按标准煤7000大卡,天然气按8400大卡计算,如果用天然气选择发电,我们的能源利用效率可以提高20%,由于煤有135个碳,96个氢,甲烷只有1个碳,4个氢。所以甲烷的碳减排效果是非常非常显著的。我们就可以减少大概70%二氧化碳的排放。
所以,中国的问题是天然气,包括煤层气,页岩气,拖了我们的后腿。去年冬天,我国出现了天然气供应不足,实际上只有1000万立方米的缺口,不多。但为什么这1000万立方米缺口却给全国造成了如此大的问题。
很大的原因是我们的能源结构落后。我们很多城市都是单管供气,就一条管,一个气源,也不修地下储气库,最后就解决不了,再加上,我们三大石油公司,我们LNG站也好,地下储气库也好,管道也好。互相之间没有很好的进行全国性联网。石油在开发中的意义非常重视,但天然气没有得到很多重视。
尽管中石油做了很多努力,但从公司来说,对于天然气的发展是不重视的。中石油作为上市公司,需要获得利益最大化,石油现在是80美金一桶,折合天然气将近4块7毛钱一立方米,所以,用天然气不合算,把钱投在石油上更合算。所以这么多年,我们天然气发展速度之慢是无法想象的。到现在,我们这么大国家天然气发展还不到1000万立方米。欧洲1000万立方米用了6年的时间,而我们花了将近40年时间,还没有达到1000万立方米。美国最近几年天然气产能快速增加,奥巴马能够承诺减排,最重要的王牌,就是天然气。对中国来说,没有天然气,就没有这个底气。
我们老说价格问题,因为天然气价格太低了,不能很好发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看美国欧洲的发展历史,千立方英尺价格只有2美元的时候,是他们快速发展的时期。这点时间快速发展,如果把天然气价格调的太高的话,很多优质用户用不了。中国全国老百姓,一个人用60立方米天然气,全国13亿人,不过800亿立方米,就这么大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是非常不好的市场,冬天用,夏天不用,结构性问题非常大,所以靠这个市场,我们的天然气工业是不可能健康良性的发展,我们必须解决优质用户用气问题。
中国气价低吗?我们和美国比,美国发电气价去年7月份的价格,只有8毛6,我们1块95,工业用气美国8毛9,我们2块3毛5,上海甚至3块多,这样是不可能发展优质用户的。我们的民用气也不比美国低。
今年断气,明年断气,为什么,原因大家都清楚,没有人去修地下储气库,为什么不修。中石油的标准,最高的用气量和最低用气量是1.2倍,这是企业规定。下游燃气公司必须签,不签就没有气了。可是这个管道是接到老百姓家里的,你怎么能让老百姓不拿这个气采暖。全世界所有的燃气公司都要为终端市场负责,根据终端市场的需求来进行生产和调节。只有我们,把我们的意志强加给消费者。全世界有612个地下储气库,中国只有6个,真正运行的又有几个?全世界储了3320亿立方米的气,我们只储了20亿立方米的气,怎么可能不出问题。
能源是推动世界人类发展的最根本动力。能源是怎么过来的,就是从固体燃料到液体燃料到气体燃料,尽管我们在说太阳能,再说风电。但我们要清楚,这些能源不可能支撑中国的发展,至少在100年内,不能支撑中国能源进程。我们考什么呢,我们只能靠天然气。
美国为什么天然气多,为什么有底气。美国到现在为止,美国6500亿立方米的消费量,到目前是6000个企业在进行上游勘探。85%的气不是大的石油公司打出来的,有160家经营管道,我们中国有几家?有1200家在经营城市燃气。美国前10位的公司,除了排名靠后的两家大企业,其他都是国外公司和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在打气。
美国在8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经过一些列政策调整,特别是公共事业法颁布以后,然后需求直线上升,主要是工业用气,工业用气主要通过分布式能源来用,这个是他们提高能效的关键,日本也是类似的。
到底天然气是什么东西。我想问,天然气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一直认为碳氢化合物是化石能源,但是科学家都在说碳氢化合物是生命的源泉,因为有了碳氢化合物,有了甲烷,才有了生命的起源。这就是先有鸡和先有蛋的问题。
我觉得,甲烷有可能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新能源。天然气应该是一种新能源。如果我们不能给天然气新能源的地位的话,继续作为和煤一样的化石能源的话,不可能得到很大的发展。
到底中国有没有天然气呢?实际上我们的资源量是非常丰富的。国土资源部最新给的青藏高原内侧的可燃冰,350亿吨标准油,页岩气有100万亿立方米。低渗透气,国土资源部100万亿立方米,常规天然气38万亿立方米,煤层气从20多亿到现在最新的的36.8亿,这个数字还不包括2000米以下的。
美国专家海夫纳,他的观点是,有煤的地方有油的地方就有气。这一观点影响了很多人。所以,中国的天然气至少能够支持我们的文明150年到200年。
不久前我给写中央领导写了一些建议,领导们很重视。主要的一些建议包括:第一,要加速LNG建设。这次气荒,中海油和上海深能的LNG站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应该吸引更多的城市燃企来参与LNG市场,因为这个是分散风险,减少中石油投资压力的很好的方法,因为地方的参与可以使天然气的价格可以得到很好的落实。只靠中石油价格不太好落实。而且,原来很多服务于美国项目的工程,自从美国发现大量页岩气以后,很多气没有销路,而且短期内很难有大量需求消化这些气。从全球总量来说,供大于求。
第二,要尽快制定天然气相关的法律政策,我们在天然气方面,上中下游在立法上都是空缺的。1938年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时候,美国有个很重要的天然气法,是美国走出当时危机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到了1978年走出石油危机的时候,又实施了天然气政策法,也对后来美国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对于中国,目前立法方面是空白。下游立法,建设部正在加快制定。中游条例,能源局正在加紧起草,但上游还是缺少更加开发的一个符合市场化要求的法律。
第三条,刚才中石油专家也讲了,大企业有好处,可以集中资金办大事,但大企业的问题是,是不是真正把资金集中到这,如果都集中在这,不至于今天还不到1000亿立方米。所以还是应该群策群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山西是资源大省,山西煤老板聚集了很多的财富,但下一步怎么投资,找不到重点。很有必要,去考虑把这部分资金引入到山西,甚至更大范围的煤层气的开发。这对于山西甚至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同时,还要反对纵向一体化,中石油想纵向一体化。但问题是,你纵向一体化了,别人怎么去参与。所以,美国的立法上禁止这样做,搞气田的不能搞管道,搞管道的不能搞下游,所以,大企业要有选择,不能没有选择,如果没有选择,结果就是必然要对企业进行分拆。不分拆解决不了问题,不光是纵向一体化的分拆。我想问的问题,现在的天然气业务和现在的石油业务能不能分拆,是不是可以分拆??
我向中央建议,分拆两个业务。分拆的好处是,全世界做油的人,都不愿意做气,因为油,油水太大,气,油水太小。这两种业务除了在钻井上有相同,在其他方面很不同。利益取向不相同,融资结构不相同,融资方式不相同,投资主体和经营方式也不相同。所以,国外的成功经验是把它分拆,然后开放,让它发展起来以后,石油公司再去购买它。如果大的石油集团里,石油的诱惑足以吸收更多资金的话,尽管总部做出决定发展天然气,但面对投资者下决心的时候,需要非常非常大的利益阻力。所以,分拆业务对中国是有好处的。
在一个,建立监管。现在我们需要一个真正的监管机制。在美国是电力监管和天然气监管是一起的,因为这两个业务非常非常相像。国家电网公司在做统一坚强智能电网,总想把风电解决,但现在也解决不了。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就是分布式能源,天然气管网和现在的可再生能源进行融合。
第七个,就是,国家应该把开放天然气市场作为调结构的重要步骤。我们总是说不对国外开放,把资源留给自己,留到今天,我们自己发展不起来,结果背了一个很大的肮脏的煤的包袱,二氧化碳全世界第一,全世界都给我们压力。何必呢?我们为什么不开放呢?开放了说不安全,我们到土库曼去买气安全,还是让BP壳牌在中国打气安全。所以,我们觉得开放没有坏处。巴西一个很好的例子,巴西以前没有气没有油,巴西就开始把亚马逊雨林砍掉,种甘蔗,因为他们用甲醇汽油,但这个代价很大,砍掉大量吸碳的雨林,去种甘蔗供汽车,所以,他们的能源成本非常高,所以巴西常年经济发展非常慢。巴西很早就3000美元GDP了,现在才不过6000美元,几十年才翻了一翻。我们中国翻了几番?所以能源的方式对巴西影响很大,后来巴西决定能源全部开放,今天巴西是全球石油的接力站,有的是油,有的是气。就因为开放。
不仅要对外开放,还要对内开放。很多不仅仅是对技术的开放,更多的是对投资的开放,更多的投资主体进来以后,这个市场才能活起来,才能优胜劣汰,这只鲶鱼进来以后,中石油也会加速前进,你才会变成一只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