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报告称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连续三年增长放缓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01/2015 17:32:41   来源:腾讯财经

  在中国卖东西越来越不容易了,这是很多快速消费品商家,特别是国际品牌最直观的感触。

  来自咨询公司贝恩的调查印证了这一点: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的整体增速,从2011-2012年度的12%左右,一直下降至2015年一季度的4.4%。其中,包装食品和饮料是重灾区,正经历着绝对销量的下滑,而不仅仅是增速放缓。

  7月1日,贝恩公司与凯度消费者指数发布《2015年中国购物者报告》,这份报告是基于4万个中国家庭的购买行为,主要观察四大品类(个人护理、家庭护理、饮料、包装食品)产品的消费情况。

  凯度消费者指数中国区总经理虞坚说:“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线上渠道的扩张以及价格的演变,均影响着中国快速消费品企业的增长。这些趋势正迫使品牌迅速了解市场变化,以成功适应所面临的‘新常态’。”

  受到整体经济形势影响,中国市场上包装食品、饮料、家庭护理产品的销售额增长均在下滑。而且,如果不是价格在上升,总体情况可能更糟糕:2014年快消品平均售价增速是高于2013年的,平均售价实际上涨了5.4%,是通胀率的2倍多,这多少抵消了销量增长下降的影响。

  在分析饮料及包装食品为何表现低迷时,贝恩方面认为,其一是受去年天气影响,中国在2013年经历了极度炎热的夏天,饮料销量大增;而2014年夏天相对凉快,饮料购买量也相对较少。另外,2014年持续开展的反腐倡廉运动,对包装食品和饮料品类也产生了打击,此前这些品类会被作为礼品购买。

  从渠道来看,大卖场也正经历发展瓶颈。

  因为客流量的减少,大卖场的销售增长率骤减一半,从2013年的7.9%下降至2014年的3.7%。但同时,小型业态(超市、小超市和便利店)客流量则相对稳定。电商渠道表现则更好,尽管电商销售额目前仅占快消品总销售额的3.3%,但是增速明显,在2014年达到34%。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国际品牌也正经历着不小的压力。

  在报告关注的26种快消品中,中国本土品牌已经连续三年从国际竞争对手手中争得市场份额。2014年,本土公司总体增速为10%,外资品牌是3%。外资品牌在特定的品类中仍有优势,例如巧克力、口香糖、碳酸饮料和婴儿配方奶粉;但在护肤品、柔顺剂、彩妆等领域,外资品牌正丧失阵地。分析认为,这种流失与外资品牌的竞争力多集中在一线城市有关,现在,三、四、五线城市正引领消费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