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制造崛起新路径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24/2015 09:40:03   来源:新华网

  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高速发展继续领跑全球。中国工信部6月份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5.36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越来越多的全球汽车界人士正在思考,与跨国车企站在同一起跑线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可能将成为中国制造崛起的一条新路径。

  近年来,中国从中央到地方,包括补贴、税收、牌照、通行等一系列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相继落地,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企业和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热情以及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内生动力,这些政策也显示了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实现制造崛起的决心。

  今年5月8日,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规划,成为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蓝图。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信息部主任沈承鹏认为,规划中明确提出了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电子企业之一,英飞凌中国汽车业务负责人徐辉对记者表示,包括《中国制造2025》在内,中国政府一系列发展策略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而言颇具亮点。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中,中国本土的电机、电控、电池生产制造和设计能力都不落后于国际水平,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产业自主研发和中国制造很好的体现。

  记者从北京、深圳多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热销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很多工厂都在进行满负荷生产。在今年6月的一场研讨会上,与会的宝马、丰田等国际车企代表纷纷表示,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展现出中国制造崛起的与众不同的景象。

  这种积极景象也吸引国际巨头纷纷呼应,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充电建设负责人表示,特斯拉不仅要在中国推进超级充电桩网络建设,还将继续与中国政府和产业合作伙伴加强合作,积极配合国家电网等企业共同建设电动汽车公共充电基础设施。

  “传统车领域国外有着百年发展历史,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 超车 难度太大。”北汽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刚说,“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是纯电动技术路线,大家都是5年前起跑。”

  尽管技术瓶颈少于传统汽车,但新能源汽车要想成为中国制造崛起重要载体,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仍然需要突破少数关键技术的障碍。在面临的引导消费、充电设施、核心技术等众多挑战中,技术仍然是关键问题。

  不少专家指出,要想让新能源汽车成为制造强国的载体,一些关键技术中仍需中国车企有效突破。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例如新能源汽车所用电子模块,中国能够量产的厂商就很少。从设计到制造再到量产,汽车工业化的电子芯片和模块往往需要4至6年的生产周期,因此一般同类厂商都是先做较为简单的消费电子类产品,再经过多年的积累的技术经验,才能够入手生产。

  郑刚说,这些年来中国汽车制造技术进步不小,大规模流水线制造水平和国外已经很接近,但智能化制造差距还很大。

  徐辉认为,要真正达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还需要汽车车厂的生产环节、系统调试、零部件生产等环节,都要达到智能化生产,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各大主流汽车厂商无一不在大力投入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让电池的能量密度比、体积密度比大大进步,使成本大大降低,这不仅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所在,也是中国实施制造崛起的一个体现。

  除了技术研发的挑战与机遇,中国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优势,也将有效地和新能源相互拉动发展。徐辉认为,中国的汽车的智能化和电动化可以互相拉动,如果智能化走在前面,电动化也会随之更快地发展,反之亦然。

  沈承鹏表示,在《中国制造2025》中,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等都占有很大篇幅。其中,作为智能制造的产品和信息化的承载平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必然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可以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看做一个平台,承载着智能制造、互联网、信息化一同前行,并且和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相结合,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