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辽宁省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近4219亿元,成为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新亮点,海洋渔业、海工装备制造业、滨海旅游等海洋产业正在不断壮大—
近年来,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国家战略不断推进,海洋渔业、海工装备制造业、滨海旅游等海洋产业不断壮大,海洋经济正在2200多公里长的辽宁海岸线上迅速崛起。据国家海洋局初步核算,2014年,辽宁省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近4219亿元,成为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新亮点,为当地改革振兴发展注入一股活力。
海洋牧场迅速崛起
建设海洋牧场可以恢复并大幅度增加渔业资源,持续生产高品质海产品,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记者日前在辽宁丹东市所在的黄海海域看到,当地海洋渔业部门正向固定海域撒播鱼苗,同时还在近海修建人工鱼礁。这两个举措都是辽宁省海洋牧场建设规划的一部分。
辽宁省大力发展现代渔业的核心是建设海洋牧场。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辽宁建设海洋牧场将在特定海域内划定大型人工渔场,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的管理手段,应用海洋生物技术,结合自然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和自然存在的海洋经济种类聚集起来,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养殖和管理。
大连长海县拥有数百万亩的海洋牧场,近几年不断调优养殖品种,压缩浮筏规模,推广优质高效养殖技术,实施“参、鲍、鱼、藻”四大工程。作为辽宁的海洋牧场示范县,长海县目前底播养殖海参达108万亩,养殖鲍鱼31万笼,藻类养殖3万亩。2014年,海洋牧场为长海县带来54.6亿元产值。
大连长海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海洋牧场除了为海洋渔业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还将推动海洋渔业的转型升级。“建设海洋牧场可以恢复并大幅度增加渔业资源,持续生产高品质海产品,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同时,还能恢复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促进旅游、休闲渔业等海洋第三产业发展。”这位负责人说。
从2011年到2014年,辽宁省通过建设海洋牧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3年间,海洋牧场的直接投入与产出比达1∶11.6,渔民人均增收2133元。同时,过去在辽宁海域近乎绝迹种类的种群数量明显增多。
辽宁目前正通过底播增殖、增殖放流和人工鱼礁建设等3种途径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到去年底,辽宁浅海底播增殖面积达1047万亩,累计投放海参、鲍鱼、虾夷扇贝、魁蚶、毛蚶、杂色蛤、中国蛤蜊等底播品种2000亿粒(头)以上,底播产量达129万吨,产值近90亿元。目前在黄渤海沿岸增殖放流各种游动性品种59.8亿个单位,投入资金9810万元。2008年辽宁全面启动人工鱼礁示范区建设,到2014年建设礁区面积达6.6万亩,礁体规模103万立方米。这些措施有效修复和改善了辽宁近海海洋生态环境,促进了渔民增收、渔业增效。
在海洋牧场的引领下,辽宁省海洋渔业近几年一直保持平稳增长态势。2014年,辽宁省渔业经济增加值796亿元,增长6%;渔民人均纯收入1.6万元,增长9.7%。
海工装备抢占制高点
一系列有效措施,加上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的传统优势,使得辽宁海工装备制造业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
按照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国家战略部署,近年来辽宁依托自身传统装备制造业的产业优势,接连出台措施,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快速发展,积极抢占国内国际海工装备制造产业的制高点。
辽宁重点打造大连、葫芦岛、丹东、盘营四大海工装备制造基地,在错位竞争、均衡发展的格局下,高标准、高规格布局一批船舶修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及配套项目。从推进临港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建设,到发展海工装备制造业促进工业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再到出台政策、鼓励支持国内外海工装备制造优势企业不断转型升级……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再加上辽宁老工业基地自身装备制造业的传统优势,使得辽宁海工装备制造业近几年在国内一直居于领先地位。
如今,辽宁制造的海工装备已经在国际上叫响。前不久,大连重工连续签订“海水淡化系统设备及支撑结构”和“海上平台用液压插销升降装置”2个海工项目合同。大连是我国发展海工产业最早也是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该市着力建设临港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并推动国内外海工装备制造优势企业在大连形成产业集聚,鼓励企业创新驱动和自主研发。在大连船舶重工、中远船务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涌现出大连华锐重工、大连迪世船机等一批海洋工程配套企业,推出一系列世界级海工装备产品。
目前,大连海工装备制造产业无论在企业规模、经济总量,还是在研发能力和新产品开发上,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大连的许多海工装备制造产品已经可以和世界顶级产品叫板。据了解,目前大连船舶重工已经可以设计建造大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和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并可提供全部详细设计和部分基本设计服务,这在国内企业中首屈一指。近几年,在国内国际船舶和海工产品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大连海洋装备制造产业依然保持强势增长势头,2014年,大连海工装备产值实现143亿元,较上年增长近一倍。
滨海旅游异军突起
转身向海,为辽宁带来新兴产业和一座座现代都市,让22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成为美丽的旅游带
地处渤海湾腹地的鲅鱼圈,原本是个小渔村。如今在辽宁滨海旅游发展战略推动下,域内新建起一处处温泉旅游项目,成了整个东北地区游客的好去处。
转身向海,不仅为辽宁带来一个个新兴产业和一座座现代都市,更让22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成为一条美丽的旅游带。
海岛旅游是辽宁沿海地区旅游的一大特色。辽宁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长山群岛省级旅游避暑度假区,海岛旅游收入以每年20%至30%的速度递增。2014年大连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065亿元,较上年增长18.23%。
辽宁依托高铁、高速公路和滨海大道等交通设施,利用海洋、海岛、海滨等,大力开发涉海旅游产品,将沿海经济带打造成一条“黄金旅游带”。辽宁提出,打造以大连市为龙头,紧密连接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市的沿海旅游带。同时,辐射东北腹地,形成海陆联动旅游发展新格局。
针对海岸线的东段起点丹东,辽宁专门提出打造辽东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依托丹东鸭绿江旅游风景区、赴朝旅游集散中心,开发特色旅游休闲度假产品。
同时,辽宁沿海各地纷纷出台措施,推动滨海旅游建设。2014年,仅大连就推动建设82个旅游大项目,完成投资170多亿元。其中新增瓦房店大连香洲田园城等温泉旅游大项目6个。在建温泉旅游大项目22个,计划总投资1300多亿元。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