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车北车合并为“中国神车”之后,两家航运央企中远、中海也开始了实质性的合作。停牌了一天的中国远洋和中海发展5月20日发布公告称,双方已在5月4日签署合资协议,在新加坡共同投资3.3亿美元成立中国矿运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矿运).
公告称,中国矿运将专项从事铁矿石海上运输及相关干散货业务,公司注册资本为3.3亿美元,其中中海发展出资1.617亿美元,占49%;中国远洋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散集团出资1.683亿元,占51%。
5月19日,中国矿运与淡水河谷签订购船协议,以4.45亿美元的价格,购买后者的4艘40万吨级超大型矿砂船(VLOC),预计在6月2日正式交船。
去年9月,中远集团曾与淡水河谷签署铁矿石船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淡水河谷将4艘40万吨级VLOC转让给中远集团,并由淡水河谷长期租用25年。此外,淡水河谷还将长期承租中远集团新建造的10艘40万吨级VLOC,以运送巴西的铁矿石到中国。
中国矿运的出现,让中远中海重组预期再度增强。在南北车合并之后,关于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可能会进行合并重组的传言不断,4月17日,中国远洋和中海发展曾发布澄清公告,称没有任何来自政府部门有关合并的信息。
民生证券之前的报告认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海运船务公司是丹麦的马士基,中国远洋排名第五,中海集运和中国外运分别排名第九和第三十三,如果将三家合并就能成为比肩马士基的全球大型海运公司。而且整合后有助于统一采取措施加大内部成本控制,对管理结构和业务结构进行调整,淘汰过剩运力,并通过使业务多元化增强国际竞争力。
不过,民生证券业也强调航运业央企整合的概率只有两颗星(五星制),因为全球贸易低迷可能成为新常态,未来航运服务市场空间不大,短期内做大做强的意义有限。中国外运长航集团到现在还未彻底完成整合,中远、中海在各自的整合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整而不合的风险,使得航运类央企整合难度加大,中央态度可能会相对谨慎。
中远中海18亿合建矿运公司 被指央企整合新模式
5月20日这个有爱的日子,两家央企中国远洋与中海发展突然停牌,引发市场广泛猜测。
当天傍晚,中国远洋和中海发展发布公告,宣布了将“共同宣布成立合资公司”的消息。据中国远洋董事会秘书郭华伟介绍,这家合资公司系中远和中海共同斥资3.3亿美金在新加坡成立,取名“中国矿运有限公司”,专营铁矿石海上运输和相关干散货业务。
据悉,虽然是新公司,这家公司的业务和盈利已经被锁定,该公司将从淡水河谷购入4艘超大型矿砂船,同时带入的还有与淡水河谷每年600万吨铁矿石运输的25年长期协议。这是中国船公司首次与强势矿商达成长期运输协议。
中国远洋与中海发展在铁矿石运输上的首度联手合作,亦引发人们的广泛想象。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表示,这是央企整合的新方式,既通过股权合作加深双方的合作紧密度,又通过增量整合去推进央企存量业务重组,避免一下子进行大规模存量重组时遭遇过多阻碍。
该专家向记者表示,这起整合或将起到一定的示范效应,相比较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的自上而下的全面重组,中远与中海的这起重组对两大集团整体影响比较小,且推进迅速,从业务重组作为切口推进整体重组,效果或比两大集团全面重组好,重组成本也小得多,而这种模式若推进成功,或会带来连锁反应。
记者从另一可靠渠道获悉,招商局集团也正与中外运长航集团商谈类似的合作,招商轮船与长航凤凰或会成立相似干散货运输公司,承揽与淡水河谷商定的长期运输合同,据悉,目前招商局与淡水河谷的长期协议谈判谈判正在进行中。
如此一来,四大航运央企实际上在铁矿石运输市场组成了两大阵营,而且均以股权为纽带的紧密合作,无疑将增加这些公司对干散货运力市场的议价能力,从而大大改变现有干散货运输市场格局。
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徐剑华认为,中远与中海的在干散货市场上的联手,或会改变干散货航运市场现有混乱分散的局面,货源或会更加集中于拥有强议价能力的两大央企阵营,从而加剧中小干散货航运公司的经营压力,届时或会出现中小干散货船公司破产潮,存活的中小散货船公司则有可能只能在二三程散货运输市场分羹。(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北车今日退出A股 四领域央企重组概念股升温
今日中国北车股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至此2015年央企合并第一单终于落地,中国中车的到来再次让资本市场对央企重组概念股投资热情再度高涨。昨日,中国重工、中国船舶、武钢股份等央企重组概念股涨幅均超3%。
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国企改革是2015年贯穿全年的投资主题,未来由国资委监管的112家央企可能会重组为30家到50家左右,这是近5年至7年之内国企改革将要实现的目标,尽管相关人士有所澄清,但在央企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经济转型,推进高端装备产业走出去的背景下,央企进一步合并重组是大势所趋。
据《证券日报》记者采访,除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中电投与国家核电等两大央企合并确定性投资机会外。市场对南北船、宝钢与武钢、四大航运等三大领域合并预期仍较高。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传闻—澄清—证实”合并重组特点,使得市场在部分央企进行澄清后,仍对其并购重组抱以极大期待,相关个股也是闻风起舞。
3月底,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双双发布消息称,中船重工“北船”和中船工业“南船”领导层对调,这推升了市场对两大造船集团可能进行合并的猜想。历史上,南北船本属一家,由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分拆成立。从上市公司来看,中船重工旗下拥有中国重工、风帆股份、乐普医疗,中船工业旗下拥有中国船舶、广船国际。
钢铁领域央企合并方面:3月份,工信部就《钢铁产业调整政策》公开征求意见,提出进一步组织钢铁行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兼并重组,到2025年,前十家钢企粗钢产量全国占比不低于60%。与此同时,武钢股份董事长此前向媒体表示,中国的钢铁行业若要削减过剩的供应,整合至关重要,这推升了市场对武钢和宝钢等几大钢企可能进行合并的猜想。兴业证券认为,政府在大力推进过剩产能整合做强,走出国门,预计宝钢、武钢合并预期将持续,武钢股份最为受益,对整个行业形成重大利好。
上港集团日前披露,公司正在研究收购上海锦江航运(集团)有限公司部分股权事宜。据悉,锦江航运的股东之一上海海运集团系中国海运集团全资子公司,另一股东中外运上海集团系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而上港集团第二大股东亚吉投资则系招商集团旗下招商局国际全资子公司,这令目前正在发酵的四大航运集团合并传闻再度升温。相关上市公司有:上港集团、中海海运、中国远洋等。
基金简称 | 近一年收益 | 手续费 | 操作 |
国富成长动力 | 180.16% | 4折 | 立即购买 |
金鹰稳健成长 | 144.10% | 4折 | 立即购买 |
光大红利 | 143.56% | 4折 | 立即购买 |
申万竞争优势 | 140.23% | 4折 | 立即购买 |
点此立即开户 | 手机也能开户买基金,点此立即下载 |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天天基金研究中心,截至日期:2015-05-19
另外,据悉,保利集团正在与中纺集团商谈两大集团的整合事宜,目前基本达成的一致意见是,将中纺集团并入保利集团,预计下半年将进入实质性的合并阶段。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保利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包括A股的保利地产和久联发展。(来源:证券日报)
中国远洋中海发展强强联合 中国矿运购淡水河谷4艘铁矿石船
紧随李克强总理步伐,中国远洋与中海发展联合成立的中国矿运于巴西淡水河谷签下一份4.45亿美元的购船协议与一份长期运输协议。
巴西时间5月19日,中国矿运有限公司与淡水河谷(国际)有限公司的子公司VALE SHIPPING SINGAPORE PTE.LTD.(以下简称“VALE SHIPPING”)签订了购船协议,约定中国矿运购买VALE SHIPPING拥有的4艘超大型铁矿石运输专用船,购买价格共计4.45亿美元,预计交船期间为6月2日。
据悉,中国矿运此次收购的船舶为2013年至2014年期间建造的二手超大型铁矿石运输专用船。买方将以自有资金和银行借款支付购船协议项下的应付价款。
同日,中国矿运与淡水河谷国际签订了长期运输协议,淡水河谷国际租用中国矿运船队下适航船舶运输铁矿石、锰矿,双方合作期限为20+5年(20年后,淡水河谷国际可以选择续期5年),每年大约600万吨。租家和船东根据燃油价格的市场波动确认每一航次的运费水平。
中国矿运正是中国远洋与中海发展在新加坡联合设立的合资企业,专项铁矿石海上运输及相关干散货业务。今年5月4日,中海发展与中国远洋全资子公司中远散货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资协议》,中国矿运注册资本为3.3亿美元,中海发展出资1.617亿美元,持有中国矿运49%的股权,剩余51%由中散集团持有。
淡水河谷国际,是由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在瑞士注册成立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贸易等业务。
实际上,上述交易只是中国远洋与淡水河谷于去年9月份在北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的一部分。根据合作框架协议,中散集团与淡水河谷将就运输矿石订立长期运输合同(最多25年);中散集团将建造10艘大型矿砂船并收购淡水河谷所拥有的4艘大型矿砂船以匹配上述运输合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