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社会>  正文

试解“水客”困扰 香港开建边境购物城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4/01/2015 16:55:49   来源:经济观察报

  免税港香港曾因质优价廉的国际品牌商品和热心细致的购物服务环境被誉为“亚洲购物天堂”,加上地理位置挨得近,在放开自由行之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内地高端人士跨境购物的首选目的地。

  然而就在不久前,网络上流传的一张截图显示,一个从香港机场过境的内地公务团所有成员均身披一条绶带,上面写有“香港,我不购物”字样。香港购物天堂的好客形象似乎正在坍塌。必须承认内地居民旺盛且仍日益增长的消费能力让弹丸之地的香港承受越来越多,带来当初未曾料想到的压力,不仅打乱了两地有关进一步放开自由行的安排,还给目前已有的自由行政策造成了威胁。

  不过自由行问题因涉及情况复杂,内地和香港在促成矛盾解决的具体措施方面一直小心谨慎,怕“行多步”。其中包括收紧自由行、兴建边境购物城等都迟迟未能实施。然而农历新年前后,香港方面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的违法事件让事态有了积极转变。

  日前有香港立法会议员透露,最快今年“十一黄金周”前,香港原计划在靠近深圳一侧的落马洲兴建的边境购物城将开张,拟模仿英国Boxpark货柜商场模式,目前相关业主已展开收地、规划、申请城规等一系列程序。

  自由行偏离初衷

  兴建边境购物城最早由香港民建联2013年年底提出,彼时恰逢港府检视自由行十周年,刚刚完成一项针对香港旅游承受和接待能力的评估测试。根据早前两地沟通安排,原本计划2012年9月1日起实施“非深户一签多行”,即没有深圳户口,但在当地就业或就读的人口也能申请一年内多次往返香港的签注。不过因内地双非孕妇赴港产子挤爆香港床位,以及内地购物客横扫香港药房,造成本地婴儿奶粉尿片供应不足、价格被炒高等问题已经非常突出,新政在实施前一晚被紧急叫停,并无限期押后。

  上述评估测试的目的即是为自由行政策走向提供切实依据,不出所料,最后的结果是香港的接待能力的确存在不足。

  香港北区区议员王润强向记者表示,自由行问题主要是“水客”问题。近年来集中表现在大量持“一签多行”签注的内地客频繁往返深港两地当“倒爷”,利用香港免税的优势,走私商品回内地销售,赚取差价。只不过自由行初期“倒手”的通常是名贵首饰、皮包等奢侈品,而发展至今,随着中港汇率的倒挂等一系列原因,倒卖的范围扩展至奶粉、尿片等日用品。据记者观察,一到周末,甚至有深圳居民过来打“米”,打“面”。

  由于日用品价值远不及奢侈品,需要大量倒卖才能赚得相称利润,这才给香港本地供应造成巨大压力,从而引发民众不满。

  据王润强介绍,他所在的北区上水紧挨深圳罗湖口岸,是整个香港“水客”问题最严重的地区。去年6月底,中联办主任张晓明特意到此考察,以探究毫无限制的“一签多行”到底产生了哪些不良影响。王润强提供的照片显示,“水客”带来的麻烦还包括当街分货、占街阻道、大包小包搭乘港铁、造成交通拥挤、因卖“水货”有利可图,原本多元化商铺纷纷改头换面加入售卖“水货”的行列,造成本地居民生活不便等。

  尽管针对“水客”问题,香港入境处多次实施“风沙行动”,而深圳海关亦采取所谓“亮灯计划”予以打击,但收效甚微。反观水客大军近年来不但没有收敛,竟然有蔓延之势,不但重灾区上水仍然“苦不堪言”,港铁东铁线沿线的各区乃至新界西屯门、元朗也逐个沦陷。有匿名人士向记者评价说,自由行已经偏离航线,由过去的观光购物变成购买日常用品,再到日前的深圳居民置办年货。据媒体报道,2月1日一大早短短3小时之内罗湖口岸香港一侧录得两万人入境,万人空巷挤爆罗湖桥。

  收紧不是办法

  那么到底要如何解决水客问题?

  曾出任过香港旅游发展局(下称旅发局)主席的立法会议员田北俊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所在的自由党代表工商业界。“游客为香港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我们需要他们。”

  香港入境处数据显示,2014年访港旅客突破6000万人次,其中内地旅客所占比例高达78%,接近5000万人次。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1000多万人次是来自深圳的不过夜旅客。“换句话说,就是水客。”田北俊认为,正是这一小部分人令新界东和新界北怨声载道,而且对香港整体经济利益不算很大。因此他建议考虑收紧“一签多行”,但不是整个自由行。在王润强看来,这也或是短期内最有效的办法。

  不过“一签多行”始终是自由行政策的一部分,调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或许能够立竿见影,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损害香港保持上百年来的自由港声誉。香港百货业雇员总会有关人士对记者强调,不愿意看到任何形式的自由行政策调整。“如果实在要调,也应以尝试为主,慢慢调整,而不应该一下子步子跨得太大。”

  该机构2014年2月下旬曾针对自由行向四百多家会员单位发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业界认为自由行对公司的营业额和自身的收入是有帮助的:觉得很大帮助有38%、少许帮助有34%、没什么帮助只有28%。另外目前自由行占顾客比例相当高,26%的人认为有七成以上,五至七成和三至五成各占32%,其它占10%左右。对当前香港出现反自由行的行动,接近六成觉得反感,其中超过三成受访者对该行动十分反感。

  这表明,香港零售百货行业中支持自由行来港消费的占主流。业界普遍认为,香港自由行之所以近年来问题层出不穷,关键在于旅游购物配套设施没有跟上内地访港旅客规模的增长。

  此外,实际数据显示,往返深港两地充当水货客的几乎绝大部分是香港人,其中多数是老人家或领取综援(相当于内地低保)的人士,他们兼职带水货贴补家用。据记者了解,从上水过关的一站地铁票价二十多块,仅带两罐婴儿奶粉几乎就能赚回路费,一天下来赚个菜钱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虽然来自内地不过夜旅客人数有1000多万人次,但也只占水货客总数的两到三成。”田北俊说。同时,香港法律允许平行进口,水货客辅助了很多中小企,让他们在大财团的垄断下得以生存。

  因此收紧自由行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长期而言仍需要港府扩大接待能力,具体措施包括在远离传统核心区的区域修建新的休闲购物场所,分流旅客。

  另一个行业团体香港零售管理协会就多次呼吁政府在靠近深圳的边境地区修建购物中心,满足不过夜内地消费者,尤其是“水客”的要求,让他们购完物就可以返回内地,不用蜂拥至城里,跟本地人抢资源。这样既能留住内地客流,又不会干扰本地人生活,“一箭双雕”。

  该协会顾问、香港立法会批发及零售界功能组代表方刚指出,特首梁振英在去年的施政报告中已经提到“积极研究”增加商业零售面积,措施包括在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的人工岛探讨发展大型购物、餐饮、娱乐等设施的可能性。

  王润强所在的民建联是最早提出兴建边境购物城的党派团体。他表示,一直争取让香港政府在本地建港货城,例如选址在香港一侧的落马洲,甚至建成后规模更大、交通更便利且24小时通关的莲塘口岸。选址方面,同为民建联的立法会议员谭耀宗则认为,除落马洲外,还可考虑开放沙头角墟禁区,将沙头角墟和中英街发展为另一个边境购物点。

  在香港,“积极研究”往往意味着离“落地”还很远。王润强认为,香港“低效率”的决策拖累了进程。“建设莲塘口岸征地都遇到很多麻烦,所以政府只能等口岸开了再来考虑是否要建港货城。”

  据其预计,香港边境港货城5-6年内不会“有戏”。同样悲观的还有方刚,在今年2月份立法会某次会议上,他曾表示,购物城连用地也未找到,只怕到下届政府也未必建成。

  然而这种需求越来越迫切,因为香港自由行拉动的经济效益似乎见顶。根据最新的统计数字显示,2014年过夜旅客人均消费已经跌穿8000元水平。这是自2005年以来首次下跌,显示香港旅游业虽然已经发展至“人满为患”,但“旺丁不旺财”,经济效益反而下跌。

  来自深圳的竞争

  去年6月底,香港对岸的深圳前海特区首次放风说要修建一个“港货购销中心”,旨在帮助香港推广本地品牌,同时方便赴港不过夜内地旅客前来购物,以缓解自由行压力。当时记者曾致电负责筹建的前海管理局,对方相当低调,只说方案实际仅处于研究阶段。

  长期关注前海开发的内地学者、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郭万达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前海有综合保税区,综合物流园区,虽然现在还不允许在其中经营零售商业,但未来存在制度创新的空间。

  当时前海尚未获批自贸区,显然一切摸索需要小心谨慎。记者也曾就前海港货城采访王润强,他当时强调,把“水货店”搬至内地,在前海设“港货中心”听起来诱人,实际操作困难重重。首先,香港购物最大的优势是免税,前海虽是特区,但毕竟是内地,能否做到所有港货一视同仁全部免税目前很难说;此外即便全部免税,也要考虑到对前海以外地区消费带来的冲击;加上政策可能调整,如果遇上免税政策不延续,不到可以回本的年限,港商的投资全部要打水漂。

  到年底情况有所不同,前海和蛇口一起作为广东自贸区一部分入选国家第二批试点名单。3月16日,前海管理局局长在香港举行的政策宣讲会上正式宣布,2015年重点推进“前海全球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建设,一方面为内地消费者购买港货和其它进口商品提供便利,缓解个人游给香港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为香港服务业扩展内地市场创造便利条件,提升香港零售业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听起来与去年所说的“港货城”如出一辙。

  另外更有吸引力的是深圳具备跨境电商试点资格,未来内地消费者除了要亲自过来,通过位于前海的实体店购买港货之外,还能通过跨境电商形势来消费,换而言之,路费都省了。

  招商局保税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余世新3月17日接受深圳媒体采访时透露会在前海蛇口打造多家进口消费品直销中心,依托招商局集团的整体资源和前海湾保税港区以及跨境电商网购政策。

  据余世新介绍,首个中心就设在保税区内,最早今年上半年有望开张。店铺面积800平方米,货品种类达上千种,以食品等消费品为主,并且价格将与香港市场持平。

  在此背景下,香港边境购物城计划意外获得绿灯,开始加速。以义工身份推进此事的民建联议员黄定光日前透露,过去1年多,他在政府、业权人、商会和商户之间奔走,在落马洲找寻适合建立购物中心的试点。经过多次沟通,最后终于在落马洲青山公路洲头段悙裕路觅得适合地点,将会考虑安排兴建一个边境购物城。该购物城占地约4.2万平方米,会参考英国“货柜式特卖场”(Boxpark)的设计,预计每小时可以分流接待3000名旅客。

  他透露,该购物城预计在十一黄金周前投入运营,同时强调,希望事成之后港府可以扮演一个促进者的角色,协助穿针引线,寻找更多适合的地点,建立类似购物城。原本5-6年都建不成的边境购物城如今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就可以横空出世,个中博弈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