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安邦报告力挺克强总理打造升级版制造业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3/16/2015 19:20:06   来源:商务部网站

  中国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打造先进的制造业就是做强中国经济的脊梁,而忽视制造业就是“经济忘本”。

  报告称,李总理强调发展制造业意有所指,近几年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困境、行业普遍不景气、制造业结构问题和升级压力突出,应该是李总理此番讲话的重要背景。近年来,随着中国服务业的发展、金融业发展以及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的虚拟化程度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了“去制造业”的倾向。劳动力、土地、环境、能源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中国制造业发展举步维艰,利润越来越薄,很多资本开始离开制造业。

  报告称,资本市场对制造业的态度是一个观察窗。TCL董事长李东生日前在“两会”上对此大叹苦经。李东生称,工业融资很难,大部分投资基金是不看工业的,他们不愿意把钱投到长期产生价值的工业领域当中去。而互联网领域获得融资却容易得多。李东生认为,资本冷落工业的原因,主要是工业整体利润率、回报率偏低。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劳工成本上涨,都导致工业成本上涨,对很多制造企业构成较大的压力。此外,外资把一部分制造业转移到国外,在国内供应链采购数量相应减少,使得国内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挤压了相关企业的利润。最可怕的是,由于工业投资回报率偏低,多年来在实业界打拼的企业家萌生退意,改做投资或者其他的业务,不愿意再干实业,这几年民营资本投入到工业的比例要远低于投入到服务业。

  报告指出,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虽然正面临产业转型,但在可见的时间内,人口众多、市场巨大的中国,还是应该守住“世界工厂”的基本定位,区别只是在于做哪一个级别的“世界工厂”。安邦智库团队过去提出过“世界工厂”2.0、3.0、4.0的理论,认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是沿着制造业轨迹不断升级。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如德国、日本、美国等,都拥有强大的工业体系和制造能力。中国这个“世界工厂”今后的发展,应该以制造业发达的德国为标杆,强化并保持强大的制造业。

  报告认为,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服务业的繁荣和占比扩大是一个规律,低端制造业在全球市场转移也是一个规律。中国现在已出现类似现象,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转移都在发生。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必须要在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中国是大国经济,应该拥有而且能够支撑庞大而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又是“世界市场”,这为中国的工业体系提供了强大的市场拉动。如果没有强大的工业体系(尤其是制造业),没有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很难说中国是一个真正的经济强国。在2014年公布的全球十家最赚钱的企业当中,中国有4家企业入榜,但全部都是国有商业银行,而没有一家工业企业。入榜的另外6家外国企业中有苹果、三星、微软三家电子制造企业。这种差别的确发人深省,中国最赚钱的企业是依靠金融资源堆砌的国有银行,而最赚钱的国外企业却是依赖创新的电子制造企业。对中国来说,工业是中国经济的必然基础,也是未来难以放弃的支柱型产业。

  报告强调,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是升级版的中国制造。该战略的一条主线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中国制造2025”还有八项战略对策—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这些对策展示的方向,是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所在。发展升级版的中国制造是非常重要的策略,打造先进的制造业就是做强中国经济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