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广西造纸与木材加工业跻身“千亿元方阵”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2/22/2014 16:05:35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2014年1月1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席陈武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造纸与木材加工业成为广西第九个千亿元产业。

  2013年,广西造纸与木材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050亿元,广西千亿元产业方阵增添了一支“绿色劲旅”。

  家底雄厚:大资源催生大企业

  造纸与木材加工业迈过千亿元大关,依托的是广西森林资源丰富这一“看家本钱”。

  2008年以来,广西森林蓄积量年均净增2500万立方米,名列全国第一;2013年,广西木材产量2480万立方米,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0%,稳坐头把交椅。森林蓄积量和木材产量多年来持续“双增长”,使广西成为全国最大的木材产地。

  大资源理所当然催生大产业。在原料制约逐步成为造纸与木材加工业发展瓶颈之际,广西用材林资源优势愈见得天独厚。造纸和木材加工被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为着力打造的14个“千亿元产业”之一,成为广西建设林业强区的核心产业。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目前在建的大型林浆纸一体化项目钦州金桂、北海斯道拉恩索和梧州理文,各自配套的原料林基地早在10多年前甚至上世纪就已着手建设,如今不仅形成相应规模,而且先后进入了采伐期。木材基地有原料保障,加工企业就有产能形成。

  亮点生辉: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吃”进去的是木材边角料,“吐”出来的却是刨花板成品。在贵港市港南木材加工区,恒源木业有限公司建成的高级原木刨花板生产线,每年可消耗木材边角料10万吨,生产刨花板6.5万立方米,实现产值8500万元。

  “一根木头进园区,吃尽榨干皆成品”。这只是广西造纸和木材加工业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的缩影。

  “打造造纸与木材加工千亿元产业,不仅要追求规模,更要追求产业转型升级。”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总工程师蒋桂雄介绍说。

  2012年以来,我国造纸行业整体经济效益出现较大下滑。金桂林浆纸将分离的林、浆、纸3个环节有机结合,让造纸企业担负起造林责任,自行解决木材原料问题,形成了以纸养林、以林促纸、林纸结合的产业新格局。

  同时,自治区直属国有林场也在延长产业链、发展深加工上做起了文章。投资近4亿元的派阳山林场年产30万立方米刨花板项目,为区直国有林场打造“林木种植-人造板加工-家居产品生产-市场销售”林板一体化产业链树立了典范。

  而在高附加值的家具产业方面,凭祥市将红木作为特色产业重点打造,加快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友谊关工业园红木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引导更多有实力的红木生产加工企业进驻。目前,凭祥市有600多商家经营红木,180多厂家开展红木加工,从业人员近万名。2012年,凭祥市红木加工产值15亿元,红木成交额30多亿元,双双位居全国第一。

  绿色崛起:新支柱“看家”惠百姓

  造纸和木材加工业快速发展,不仅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还增加了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据不完全统计,广西全区造纸与木材加工产业直接吸纳的劳动力超过30万人,间接惠及150多万农户。

  以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为例,公司浆生产部负责人许忠庆算了一笔账:项目建设的150万亩原料林基地,按6年一个轮伐期计,每年可采伐林木25万亩;造林(含森林抚育)每年每亩补助300元,采伐每年每亩收入1200元,25万亩林木可获得收入3.75亿元;安排就业5万人,人均年收入7500元。

  随着一批木材加工和林浆纸项目逐步投产,一部分市(县)经济发展空间得到较大拓展,木材加工业更成为林地资源丰富的市(县)的重要支柱或主导产业。目前,全区有造纸企业200多家,木材加工企业1.26万家,几乎遍布八桂乡镇。

  “广西造纸与木材加工业总体规模还不够大,企业规模偏小,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后,我们将围绕打造林业产业‘升级版’,巩固提升造纸与木材加工千亿元产业,加快推进北海林浆纸一体化项目、金桂林浆纸二期工程原料林基地建设项目等一批造纸与木材加工业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把造纸与木材加工业培育成为广西国民经济的‘看家’支柱,成为巩固和发展广西生态优势、促进农民增收的绿色产业。”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厅长陈秋华对未来更加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