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先后有14个省份的部分县市进行了公车制度试点改革,但能够长效坚持的只是少数,多数试点受多重因素影响,或“夭折”,或停滞不前,甚至一些试点已出现公车“回潮”。据称,一些局部式的车改试点在探索中取得了成效,但容易形成“谁先改谁吃亏”的负面激励作用。这是不少试点受挫、反复的重要原因。
社会对公车改革十分关注,现在改革踯躅不前或出现“回潮”,“谁先改谁吃亏”的负激励现象,需要认真审视。因为这不仅关乎公车改革的命运,更可能对其他领域的改革产生负激励。
“谁先改谁吃亏”与既得利益者的惯性思维有关。改革是对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本是常识,但是,在一些人眼中,改革只能是他人利益的减少,自我利益的增加,甚至是既有利益的固化。否则,哪怕是以再好名义进行的改革,都有可能遭到反对。就公车改革来说,不少人都是把自身利益的得失算计作为判断标准,而非站在更好的制度设计角度进行考虑,由此,导致了“谁先改谁吃亏”的错误认识。
“谁先改谁吃亏”是对改革成败判断标准的模糊化。毫无疑问,改革进入深水区,将越来越困难和复杂,任何利益关系的调整都可能遭遇反弹。但是,任何改革的判断标准都应是清晰的、科学的,是可以接受大众检验和舆论评议的。而在“谁先改谁吃亏”的公车改革面前,我们发现,这是把少数人利益的得失作为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只要是无法满足少数人的利益,就认为是“吃亏”,而丝毫没有考虑到由此可能增加的社会福利,更没有认识到这种判断标准的模糊化所导致的“改革陷阱”——谁改革谁倒霉,谁先改谁吃亏。
在一定意义上,正是这种认识,让公车改革陷入了困境。
必须重申,判断改革得失的标准只能是公共利益,而非个人利益和小团体利益。这应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尤其是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当下。公车改革的评价,不能排斥民众和民意。任何脱离了民众检验的改革,都难以得到民众的支持,难逃夭折或失败的命运。
广而言之,现实中,以改革之名行固化既得利益之实的现象,并不少见。一些改革能否推进,往往从既得利益的利益来考量,甚至主导改革者就是既得利益者。这样的改革,怎能赢得民众的广泛支持?
正因为如此,公车改革不应在“谁先改谁吃亏”的迷宫中打转。要走出这个怪圈,就必须明确公车改革的公共利益判断标准,更要接受民意和舆论的检验。
来源:经济参考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