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广东现代产业发展良好 产业层次不断提升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8月6日   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2009年,广东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大战略部署,抓紧制定实施各项配套产业规划,取得初步成效。新的一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广东仍需在加强区域协调,调整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和提高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等方面继续努力。

   

    一、主要特点

   

  (一)现代产业六大主体快速发展。

   

  2009年,广东实现地区总产值39482.56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现代产业实现增加值27568.33亿元,同比增长10.7%,增幅比全省GDP快1个百分点,占GDP比重69.8%。六大主体产业群实现快速发展。其中:现代服务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0123.16亿元,同比增长11.8%,增幅比全省第三产业高1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25.6%,占第三产业比重达56.1%;先进制造业实现增加值7425.91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与全省第二产业持平,占GDP比重18.8%,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46.0%;高技术制造业全年实现增加值3255.30亿元,同比增长10.0%,增幅比第二产业高1.2个百分点,占GDP比重8.2%,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0.2%;优势传统产业实现增加值5140.16亿元,同比增长13.3%,占GDP比重13.0%;现代农林牧渔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623.80亿元,同比增长5.6%,增幅比全省第一产业高0.7个百分点,占GDP比重4.1%,占第一产业比重达80.8%(见表1)。基础产业投资完成5151.98亿元,占广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8.6%,同比增长高达44.7%。

   

1:现代产业体系年度主要指标情况

 

指标

本期累计

(现价,亿元)

累计同比增长(%)

占GDP比重(%)

地区生产总值

39482.56

9.7

现代产业增加值

27568.33

10.7

69.8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

10123.16

11.8

25.6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

7425.91

8.8

18.8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

3255.30

10.0

8.2

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

5140.16

13.3

13.0

 优势传统工业增加值

4194.40

13.8

10.6

 住宿餐饮业增加值

945.76

11.0

2.4

现代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1623.80

5.6

4.1

   

  (二)八大载体有力承载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

   

  2009年,广东现代服务业成为现代产业体系最重要的支柱,占现代产业总体比重达36.7%,拉动现代产业总体增长4.3个百分点。八大载体有力承载了广东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心的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其中:金融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283.29亿元,同比增长15.1%;现代物流业实现增加值628.31亿元,同比增长11.6%;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91.60亿元,同比增长8.8%;科技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06.92亿元,同比增长2.9%;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688.76亿元和2755.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6%和6.8%(见表2)。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会展业几乎占据广东现代服务业的半壁江山,比重达48.3%。

   

2:现代服务业年度主要指标情况

 

指标

本年总量(现价,亿元)

同比增长(%)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

10123.16

11.8

金融业

2293.29

15.1

现代物流业

628.31

10.5

信息服务业

1291.60

8.8

科技服务业

406.92

2.9

商务会展业

1317.27

-1.8

文化产业

688.76

6.6

创意产业

2755.57

6.8

   

  (三)先进制造业坚实推进。

   

  2009年,广东先进制造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425.91亿元,同比增长8.8%,主营业务收入31761.98亿元,同比下降3.4%,利润总额2174.48亿元,同比增长28.9%。增加值占全省现代产业总体增加值比重26.7%,拉动现代产业总体增长2.4个百分点,成为广东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又一重要驱动。作为先进制造业主体的装备制造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270.58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船舶制造增速居首位达29%,其次是汽车制造,增速为19.5%,两者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95.52亿元和843.40亿元。钢铁冶炼及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23.21亿元,其中以合金钢、特种钢为主的钢材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18.39亿元,同比增长18.7%。石化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932.12亿元,同比增长2.9%(见表3)。为广东打造装备制造、汽车制造、船舶制造、现代钢铁和沿海石化产业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3:先进制造业部分行业工业增加值情况表

 

主要行业

本期累计(亿元)

同比增长(%)

先进制造业

7425.91

8.8

装备制造业

5270.58

10.7

汽车制造

843.40

19.5

船舶制造

95.52

29.0

钢铁冶炼及加工

223.21

15.1

钢材加工

218.39

18.7

石油及化学

1932.12

2.9

   

  (四)高技术产业有力提升。

   

  2009年,广东高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255.30亿元,同比增长10.0%,主营业务收入16816.75亿元,同比下降7.0%,利润总额869.14亿元,同比增长27.9%。作为广东高技术产业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053.53亿元,同比10.3%。其中,通信设备制造、电子器件制造和家用视听设备制造工业增加值分别为1097.90亿元、307.86亿元和235.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0%、23.6%和10.3%,通信设备制造业利润更是实现了将近1.5倍的超常规增长,达348.31亿元。生物医药产业高速发展,其中医药制造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89.56亿元,同比增长20.0%;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工业增加值56.72亿元,同比增长30.0%;两者利润也呈现快速增长,分别增长51.5%和34.2%。航空航天产业虽然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3%,为11.92亿元,但是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0.3%和30.0%,为43.26亿元和4.46亿元(见表4)。

   

4:高技术产业部分行业工业增加值情况表

 

主要行业

本期累计(亿元)

同比增长(%)

高技术制造业

3255.30

10.0

电子信息业

3053.53

10.3

通信设备制造

1097.90

15.0

电子器件制造

307.86

23.6

 家用视听设备制造

235.54

10.3

 医药制造业

189.56

20.0

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

56.72

30.0

航空航天制造业

11.92

-2.3

   

  (五)优势传统产业逆势高速增长。

   

  2009年,广东优势传统产业全年实现增加值5140.16亿元,同比增长13.3%,占现代产业比重18.5%,拉动现代产业总体增长2.5个百分点,贡献比先进制造业略高。其中,优势传统工业实现增加值4194.40亿元,同比增长13.8%,增幅比全省第二产业高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6.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669.29亿元,同比增长6.4%,利润总额更是达到964.33亿元,增长高达30.0%;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945.76亿元,同比增长11.0%。三大传统支柱产业更是成为广东工业增长的亮点。其中,纺织服装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92.82亿元和主营业务收入3840.94亿元,基本实现同步增长,增速分别为12.7%和12.4%,全年利润总额166.10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1.6%。食品饮料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37.38亿元,同比增长16.1%,主营业务收入3210.25亿元,增长7.0%,利润增长36.0%,达271.25亿元,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总额实现了翻番增长,增速高达224.9%。建筑材料业实现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分别为751.52亿元、2854.54亿元和185.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0%、10.2%和18.5%(见表5)。

   

5:优势传统工业部分行业主要指标情况

 

  单位:亿元,%

主要行业

工业增加值

主营业务收入

利润总额

全年累计

同比增长

全年累计

同比增长

全年累计

同比增长

优势传统工业

4194.40

13.8

16669.29

6.4

964.33

30.0

 纺织服装

992.82

12.7

3840.94

12.4

166.10

41.6

 食品饮料

937.38

16.1

3210.25

7.0

271.25

36.0

 农副食品加工业

265.44

6.7

1468.84

-2.7

78.03

224.9

 建筑材料

751.52

11.0

2854.54

10.2

185.30

18.5

   

  (六)现代农业成为广东农业发展主力。

   

  2009年,广东现代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1623.80亿元,同比增长5.6%,占广东第一产业比重高达80.8%,拉动广东农业增长4.5个百分点,成为广东农业发展主力。优质蔬菜产业几乎占据广东现代农业半壁江山,全年实现增加值426.24亿元,占现代农业增加值比重的49.5%,年产量达2567.17万吨,亩产1503公斤。年产特色花卉和盆栽198034万枝和16348万盆。现代渔业、畜牧业、林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35.49亿元、311.30亿元、65.75亿元和49.47亿元。全省加快林权制度改革,激发现代林业发展潜力,全年人工造林146万亩,改造低产低效林58万亩。现代渔业中海水养殖快速增长,年产量达138.75万吨,同比增长13.6%;远洋捕捞和淡水养殖业也实现小幅增长,年产量分别为130.30万吨和282.74万吨,分别增长2.1%和3.9%。生猪、肉鸡等养殖基地建设加快,年产生猪2717万头,家禽93519万只,禽蛋产量达20万吨,人均生猪0.3头,人均家禽9.8只,人均禽蛋2.1千克

   

  (七)基础产业投资拉动效应明显。

   

  2009年,广东加大基础产业投资力度,全年共完成基础产业投资5151.98亿元,同比增长44.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接近4成。其中交通运输、水利工程和能源保障三大基础产业体系全年分别完成投资1673.94亿元、227.97亿元和1059.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2%、101.1%和27.3%。全年新增发电机组容量670.25万千瓦,新增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4849.20万千伏安,新建公路2380.6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72.54公里,港口万吨级码头吞吐能力增加1676.3万吨。

   

  (八)其他相关产业蓬勃发展。

   

  2009年,与广东现代产业密切相关的主要产业(包括房地产业、物流业、旅游业)蓬勃发展。广东房地产全年实现增加值2470.63亿元,同比增长21.3%,占GDP比重6.3%,全年完成开发投资2961.32亿元,增幅虽然只有0.4%,但实现了由年初负增长向正增长的转变,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7060.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5.6%;商品房销售额达4598.53亿元,增速为59.1%。物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903.41亿元,同比增长7.4%,占全省GDP比重4.8%,其中航空运输业增速居首,达40.2%,其次是公路(13.1%),两者分别实现增加值29.54亿元和611.20亿元,全年民航货物吞吐量158.52万吨,同比增长21.5%,公路货物周转量达1514.40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3.6%。在扩大内需作用的带动下,全省批发零售业实现物流业增加值691.96亿元,增速接近20%。旅游业全年实现总收入3068.39亿元,同比增长15.0%,接待过夜旅游者18193.55万人次,同比增长12.4%。

   

  (九)珠三角示范引领作用凸显。

   

  2009年,珠三角各市加快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为全省现代产业核心区,并为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示范和样板。2009年珠三角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866.77亿元,占全省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高达97.5%(两者计算口径略有不同),增幅除东莞外均高于全省总体水平。其中珠海同比增长17.7%,位列珠三角首位,东莞处于最后一位,增长11.7%,比全省总体水平略低0.1个百分点;深圳在原有基数较高的前提下也实现了14.7%的增长,位列珠三角第二。“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建设的领头城市,广州、深圳、东莞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当地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都超过了30%,分别达36.5%、33.5%和32.5%,珠海达到26.8%,比全省总体水平高1.2个百分点。珠三角全省物流业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全年货运量134310万吨和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81473万吨,分别占全省货运量179258万吨的74.9%和全省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99540万吨的81.8%。其中广州增长40.2%,惠州增长21.6%。高技术产业高度集中于珠三角,深圳成为珠三角和广东高技术制造中心,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198.18亿元,占珠三角比重60.8%,增长14.4%。广州、中山加快建设步伐,全年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4.8%和19.5%,比全省总体水平高14.8和9.5个百分点。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9年,虽然广东现代产业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在加快推进现代产业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部分行业出现负增长,效益下滑。

   

  先进制造业中的钢铁冶炼及加工业虽然总体工业增加值增长15.1%,但是主营业务收入却同比下降了8.5%。其中炼铁、炼钢和铁合金冶炼行业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特别是炼铁行业大幅度下降,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下降了41.9%、61.8%和77.3%。铁合金产品产量下降18.6%,生铁和粗钢的产量也只是小幅增长4.3%和3.9%。高技术制造业中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负增长24.0%、24.9%和19.0%,出现大幅度下降。仪器仪表制造业上述三大指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为-12.2%、-4.4%和-18.1%。半导体存贮器和集成电路产量同比降幅都在25%以上,服务器产量更是减半,大幅下降了51.8%。

   

  (二)产业层次还不够高。

   

  产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广东现代服务业辐射性、带动性还不强,发展还处于较低层次。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现代装备产业的发展受到各种限制特别是关键部件和关键技术受制于外。广东高技术制造业和优势传统产业的发展也受到缺乏自有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缺乏自主品牌的困扰。总的来说,广东现代产业的层次还不够高。

   

  (三)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软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对信息、服务、技术知识等“软要素”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产业结构软化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2009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482.56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10.27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9419.70亿元,同比增长9.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052.59亿元,同比增长10.8%。三次产业结构为5.1:49.2:45.7。按三次产业对广东现代产业进行归类,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23.80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875.61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068.92亿元,其结构为5.9:54.0:40.1。与全省三次产业结构比较不难发现,现代产业中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偏低,产业结构构成有待优化。进一步分析现代产业体系中第二产业构成发现,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优势传统工业三者比例为49.9:21.9:28.2,高技术产业所占比重比优势传统工业还低6.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内部产业结构也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

   

  (四)产业融合有待进一步加深。

   

  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趋势。产业间的融合度可以通过各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予以反映。有研究显示,广东现代服务业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对其他产业(如先进制造业、基础产业和现代农业等)需求和依赖程度较低,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也还不明显,对整个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力也低于先进制造业、优势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同时传统产业对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的有效需求也不是很高,也就是广东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的力度还有待加强。产业的互相融合还表现在通过产业内部的渗透,实现产业高级化。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广东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服务升级(诸如物联网、智能交通网络等)的力度也还有待加强。

   

  (五)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创新是现代产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广东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投入强度基本处于全国下游位置,自主创新能力不强。2008年,从事科技人员数占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为4.1%,排在全国第27位;科技经费支出占主营收入比例为1.5%,排在第18位;有科技活动机构的企业占大中型工业企业的17.5%,排在第22位。高新技术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达到70%以上,主要高新技术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只占5.7%。自主创新能力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广东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现代产业区域联席机制,统筹协调,合理布局。

   

  建议成立省现代产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通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的形式,商讨和拟定全省性的规划和政策措施,统筹协调,全省“一盘棋”,合理布局全省产业;聘请国内外相关专家成立专门咨询委员会,定期召开座谈会,深入调研,提出意见和建议。各主要功能区要建立区间现代产业建设联席会议工作制度,按照功能区划分的标准和要求,明确各区现代产业建设的定位,全区“一盘棋”,减少区间产业布局的同质化。再者就是各功能区内部各市区要加强联系,紧密合作,增强区内产业的互补性和协调性。上下联动,周密部署,争取早日形成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加快引进战略新兴产业,努力提升产业层次。

   

  政府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现代产业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措施,为广东现代产业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珠三角“双转移”力度以及省级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腾笼换鸟”,加快引进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抢占产业战略制高点,为广东下一轮经济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要加大对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承接力度,以省级产业转移园区建设为契机,利用后发优势,用现代工艺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各主体功能区明确产业分工,通力合作,全面提升广东产业层次。

   

  (三)加大自主创新扶持力度,努力提高产业竞争力。

   

  现代产业特别是战略新兴产业,往往是一些风险较大、自主创新程度较高的“朝阳产业”。政府一方面要设立“自主创新风险基金”或为企业与风险投资搭建平台,降低企业自主创新风险。另一方面要选择一些具有基础性、广泛应用前景的自主创新项目予以政府投资支持,加快此类项目自主创新的进度。再者就是要更进一步的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对省级高校产业孵化园区的财政投入,充分利用高校的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四是要通过“广货北上”、“广货西拓”、广交会等平台,加大对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推荐,加大政府采购力度,积极创造需求和培育自主创新产品市场,进一步降低企业风险。企业要充分发挥其对产业和市场熟悉的自身优势,站在长远发展和长久发展的高度,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在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新市场开拓上花时间、花金钱和花人力。政、企、校三方携手,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产业竞争力。

   

  (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都是倡导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也都是广东现代产业建设的应有之义。要用好用足《规划纲要》和“先行先试”的“尚方宝剑”,率先尝试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和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建设示范点。用好节能减排资金,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资源循环利用等办法,进一步降低单位效益能耗,减少碳排放。设立省环保基金,支持环保产业发展。

   

  (五)增强政府投资的“示范”效应和“杠杆”作用,积极引导和拉动民间投资。

   

  一方面要继续保持政府投资水平,优化政府投资结构,继续加大对全省交通运输、水利建设、能源开发等基础产业建设的投资力度,提升广东现代产业建设的基础保障水平。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示范”效应,引导民间投资向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行业集聚。再者就是要做大政府投资的“杠杆”,以一批重点项目、大项目建设,撬动更多更大量的民间资本。继续发挥投资在拉动广东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六)继续加大人才引智力度,为广东加快现代产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加快广东现代产业建设,需要有大量的高科技人才、高技术人才和掌握高技能的产业工人。政府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在人才引进方面的力度,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吸引“三高”人才到广东立业安家。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广东现有产业工人的技能培训,使之能够掌握更高层次的技能;继续加大对现有科技人才、技术人才的再教育,使之能够掌握更新、更前沿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努力建设一支懂知识、会技术、有技能的现代产业人才队伍,为加快广东现代产业建设提供人才储备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