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三季度,国民经济的一些指标出现回落,如GDP增幅比第二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6月份的16%回落到11.4%。比指标回落更令人担忧的是,国际金融危机形势恶化,不仅影响到我国的实体经济,更挫伤了人们对经济前景的信心。
对中国经济我们究竟应该悲观还是乐观?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的回答非常肯定:“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我们务必要保持信心!”
四个角度看基本面
为什么说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马建堂向记者介绍:“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基本态势是好是坏,国际通行的分析方法是看四个方面。一看经济增长速度,二看物价状况,三看国际收支,四看就业形势。”
虽然我国国民经济增速呈回落态势,但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仍达到9.9%,这个速度高于改革开放以来9.8%的年平均增速,而且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普遍低迷形成鲜明对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陷入或即将陷入经济衰退,标志是连续两个季度进入负增长;金砖四国的其他三国在前三季度实现了6-7%的增长速度,中国增长9%以上,仍然领跑于新兴经济体。
再看物价,尽管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为7.0%,仍高于去年,但从动态看,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自5月份以来已经连续5个月回落,9月份同比涨幅已回落到4.6%,逐步回落的趋势明显。从历史上看,1985年-1986年,物价从8%以上回落到5%以内,用了12个月;1987年-1990年,物价从8%以上回落到5%以内用了29个月;1992年-1997年,从8%回落到5%,用了59个月。今年从2月份8.7%的高峰值,调控到目前的5%以下,我们只用了6个月时间,中国控制通货膨胀的成效十分明显。
在国际收支方面,尽管今年出口增幅出现了明显回落,但前三季度出口额仍达到10741亿美元,增长22.3%,贸易顺差1810亿美元。加上资本项目顺差,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1.9万亿美元,是国际支付能力最强的国家。
前三季度我国就业计划完成情况也比较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36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9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09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82%;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119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19%。
四个方面说信心
尽管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但面对国际国内的不利环境,各方面信心降到近几年的低点。外需减弱、国内资本市场大幅下挫导致投资者信心受到伤害;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减缓、房地产不景气则影响了消费信心。那么,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从何而来?马建堂也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保持信心的理由。
首先从供给的角度看,改革开放为我国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存在着牢固的基础。30年来,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明显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大提高。我们建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产品供给能力强大。农业、能源、原材料不断改进发展,供给能力迈上新台阶,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形成了纵横交错覆盖全国的网络体系,水利环境、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设施显著加强,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退耕还林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建设顺利完成或向前推进。比如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能源工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显著增强。再如,交通运输建设近年突飞猛进,由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管道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四通八达,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已大大缓解。信息通信和邮政基础网络的迅速发展,已经使中国的信息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占据全球首位。
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不仅要有能力保证,更要需求支撑。我国基础设施、居民生活水平虽然都有了显著改善,但从人均看,仍处于较低水平,投资和消费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从投资需求看,交通、住房等仍需要大量投资,2007年每万人铁路长度为0.6公里,美国2005年为5公里以上,日本近2公里;每万人公路线路长度为27.2公里,美国2005年为220公里以上,日本2002年为90公里以上;人均能源生产量为1251公斤标准油当量,美国2005年为5501公斤标准油当量。另外,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需要大量投资。2007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44.9%,世界平均水平2006年为49%,高收入国家为78%。从消费需求看,居民在耐用消费品和服务消费方面仍有较大潜力。相比之下,农村的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更低。另外,在服务消费方面更有挖掘的潜力。
保持信心第三方面的理由是,体制机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成就了30年来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也必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活力。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对农村改革作了全面部署,宏观调控体系也在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包括对产权制度、行政管理体制、国有企业、社会保障体系等的改革和完善,都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第四方面的理由是,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明显增强,应对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的及时性有效性大大提高。加之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已近2万亿美元,居民储蓄超过20万亿元。掌握了充足的资金,宏观调控空间也比较大。
在危机中寻找机遇
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马建堂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及面之广、影响度之深超出预期。目前主要经济体单方面或联手采取的措施并没有使危机出现转机,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继续。面对金融危机加深的挑战,要增强我们的信心,除了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外,还要主动利用市场压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谈到最近到沿海地区调研,马建堂说他感受到了“寒秋中的暖意”,沿海地区一些出口导向型企业开始在压力下自我调整。他发现,一些沿海地区的传统产业增长幅度在下降,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加快。虽然一些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进入了停产半停产的状态,甚至个别企业出现倒闭,但这是“积极的痛苦”,因为,那些好企业已经开始在危机中抓机遇。一些企业利用世界经济低潮期人力资本价格的下降,在引进企业亟需的人才;还有企业在探询购买销售网络以及收购知名品牌的可能;他访问的一家企业更着手收购研发中心,推动企业创新迈上新台阶。
由此可见,只要保持信心,不仅可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还可以把这场百年一遇的世界经济危机,变成中国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契机。他相信,危机过后的中国经济将迈上新的发展台阶。(记者 朱剑红)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